急救包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心电图学习心得一
TUhjnbcbe - 2021/10/22 4:04:00

1.电轴:正常心电轴的范围为-30~+90之间

.心脏除极由心内膜向心外膜,复极从心外膜向心内膜。复极波方向与除极波主波方向一致。

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

1.P波:心房除极

II导联向上,aVR导联向下

时间:0.06-0.10s

振幅:在肢体导联一般小于0.5mV,胸导联一般小于0.mV(低于两个半小格)

.PR间期:从P波的起点至QRS波群的起点,代表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

时间:0.1-0.0s

3.QRS波群:心室除极

时间:0.06-0.10s

振幅:胸导:V1V多呈现rS型,V5、V6呈qR、qRs、Rs、R型,

胸导联的R波自V1至V5逐渐增高,V6一般低于V5

VS波较深,v至v6导联的S波逐渐变浅

V3或V4导联,R波和S波的振幅大体相等

肢导:I、II联的QRS波群主波一般向上,III导联的QRS波群主波方向多变

aVR导联的QRS波群主波向下,可呈QSrS,rSr‘或Qr

aVL与aVF导联的QRS波群可呈qRRsR型,也可呈rS

(1)R峰时间:QRS起点至R波顶端垂直线的间距

正常R峰时间在V1V导联一般不超过0.03秒,在V5、V6导联一般不超过0.05s。R峰时间延长见于心室肥大,预激综合征及心室内传导阻滞

()Q波:一般不超过0.03秒(除III、aVR导联外)

正常人V1v导联不应出现Q波,但偶尔可QS波

(3)ST段:QRS波群的终点至T波起点间的线段,代表心室缓慢复极过程。

在任一导联,ST段下移一般不超过0.05mV

(4)早期复极:部分正常人(尤其是年轻人),可因局部心外膜区心肌细胞提前复极导致部分导联J点上移、ST段呈现凹面向上抬高(常出现在V~V5导联及II、III、aVF导联),通常称之为早期复极,大多属正常变异。(5)J点:QRS波群的终末与ST段起始之交接点称为J点。

4.T波:代表心室快速复极时的电位变化

形态:正常T波形态两肢不对称,前半部斜度较平缓,而后半部斜度较陡。T波方向大多与QRS主波的方向一致。

T波方向在I、II,、V4-V6导联向上,aVR导联向下,III、aVF、aVL、V1~V3可以向上、双向或向下。V1的T波向上,V-V6就不应再向下。

振幅:除aVL,aVF,V1~V3导联外,其他导联T波振幅一般不应低于同导联R波的1/10。T波在胸导联有时可高达1.~I.5mV属正常.

5.QT间期:QRS波群的起点至T波终点的间距,代表心室除极和复极全过程所需的时间

心率在60-次/分时,QT间期的正常范围为0.3~0.44s

正常QTc小于ms

6.u波:T波之后0.0-0.04秒出现的振幅很低小的波称为u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心电图学习心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