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的养生保健理论和经验,是由历朝历代的中医人不断传承而来,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多年前的《*帝内经》,下面我们来看看古人是怎样进行养生保健的。
在《*帝内经素问》的开篇之作——《上古天真论》之中就说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就是告诫人们对于外来的邪气要及时规避,要保持一种虚无的正常心态,这样体内的正气才会正常运转,人们的精气神正常驻守才不会生病。
同时还告诫我们“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要“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这样就可以“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
这些描述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之中的情绪、心态、心理调节和饮食、运动、劳作、作息等多个方面都做了具体的指导。
大家都知道扁鹊是古代很有名的名医,但是却很少人知道扁鹊有三个兄弟,他的大哥是专门指导人们怎样预防疾病的,他的二哥是专门教人家采用饮食运动的方式对身体进行调养的。
用扁鹊自己的话来说,他自己只是一个治疗现有疾病的“下工”,他的大果哥才是治未病的“上工”。
而他的二哥是调理身体的“中工”。由此看来,扁鹊对于治未病、对于养生保健是多么重视。
历朝历代的著名医家都提出了“药补不如食补”的看法,而且在食补的同时必须要与运动锻炼相配合。
三国时候的名医华佗创立了五禽戏。他本人利用这套运动锻炼方法活到了97岁的高龄。他的学生吴普使用他的五禽戏进行锻炼,活到了岁。
到了南北朝时候,创立了形意拳的运动方式,明清时代产生了八卦掌、太极拳等运动锻炼方式。
纵观几千年的中医传承历史,可以看到中医养生保健属于治未病的范畴,包括如何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在发生疾病之后如何防止疾病加重。
具体的调养原则包括:扶正祛邪、顺应自然、情绪调节、保护肾精、均衡饮食、食疗药膳、运动锻炼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这些宝贵的理论和经验,对于我们当下的养生保健,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价值。
-THEEND-
往期精彩回顾腰椎间盘突出症容易发生在哪些人群?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普通腰痛的区别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外治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比较
--常德惠康门诊--
点这里一生平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