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你会看到以下几点内容:
临床现象思考:
为什么血糖控制尚可,却依然出现糖尿病肾病?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情况?
别被单一指标蒙蔽双眼。
什么才是健康的金指标?
临床现象思考为什么血糖控制尚可,却依然出现糖尿病肾病?
临床上确实存在这样的患者,整个病程中血糖控制尚可,没有一直处于高水平,但还是出现了糖尿病肾病。或者说有些患者的病程并不久,但也早早地出现了糖尿病肾病?
不是说好了是晚期的并发症吗,为何得以早早的出现?
中后期糖尿病:病程10-15年以上者常出现各种慢性并发症,其后果严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diabeticmicroangiopathy,主要为肾病和视网膜病)、糖尿病性大血管病变(diabeticmacroangiopathy,主要为冠心病、脑血管病和周围血管病)和糖尿病神经病变。
——《内科学·八年制(第二版)》《内科学·八年制(第二版)》
那么出现这种情况,最直观的一个推理结论就是:
血糖升高的程度和时间,与肾功能异常之间,不是单一的、必然的因果联系。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情况?那么一定是有些重要线索被我们忽略了,有一些其他的病理过程,未被我们观察到,或者被我们错误地认知了。
比如: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中,所有的现象都解释为血糖升高导致,实际上很可能血糖不高的时候,此过程也存在。我们仔细想想,是不除外这种可能的。
所以是这一个或者不止一个的未知的因素,导致了我们整个全身血管中小血管、微循环的病变,一定时间的积累之后,才出现了蛋白尿、肾功能不全。
别被单一指标蒙蔽双眼虽然这个思考题我们现在还无法给出准确答案,但有个问题已经显而易见了:
如果只把目光聚焦在单一的辅助检查结果上。那么,这个问题便无解了。
那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必须要接受这个疾病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逆转性?
不,这一定不是我们想要的答案。
因为我们在临床中其实可以见到。即使是一些糖尿病肾病出现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使用中药治疗后,他们的肾脏功能还是有可能恢复的,甚至可以恢复到正常水平。
那么在现代医学的思路中,糖尿病肾病几乎是不可逆转的。但如此说来,即使在希望渺茫的情况下,我们还是有治疗这种问题的能力的,只是,该如何下手?如何能掌握其中的法门?
那我们再来看,最容易被我们忽略的是什么信息?
其实并不是说要抨击现代医学的一些诊疗模式,事实上,很多中医大夫也会陷入到被检查指标牵着鼻子走的这种误区当中,而忽略掉了那些最基础的、最平常的,也是最重要的信息。
就是最基本的,吃喝拉撒睡。
有人抨击中医说,每次问诊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