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解决
(一)问题解决的含义
1、问题的特征(多选)
给定条件
达到目标
存在的限制
2、问题的类型:
(1)根据问题状态的清晰程度:
结构良好:规矩的问题,有一个正确答案。教材上设计的练习题大部分结构良好。
结构不良:给定条件有限,自己根绝条件找到解决方案,没有唯一正确答案。如怎样发展教育的问题。
(2)根据对问题的熟悉程度(选择题):
常规性问题解决:用以前学过的定理、公式解决常规问题
创造性问题解决:用新颖的办法解决某个问题如司马光砸缸、高斯解决数学问题
3、问题解决的特征(多选、判断):
(1)目的性。有明确的目的性。如漫无目的的幻想等,则不能称为问题解决。
(2)认知性。有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等)的参与。吃饭、穿衣等自动化的动作不属于问题解决
(3)序列性。问题解决包含一系列认知过程参与,如记忆、思维等,仅有一个心理操作不能称为问题解决。回忆办公室门牌号只涉及记忆不属于问题解决。如下象棋有多种认知过程。
(二)问题解决的过程(选择、简答)
1、发现问题。如牛顿在苹果树下思考为什么东西往下走。发现问题是问题解决的开端。
2、理解(明确、分析)问题。通过多方面查阅资料形成对问题的全面认识,即形成问题的表征(在头脑中充分理解问题)。
3、提出假设。提出假设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与方案。提出假设是问题解决的关键阶段。
4、检验假设。把假设付诸实施。
口诀:发明提检
(三)问题解决的策略
问题解决的策略:
算法式:尝试策略,把所有可以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尝试。如一把一把尝试哪把钥匙可以打开门。
启发式:根据一定的经验选择最有效的方法。
常用的启发式策略:
1、手段—目的分析法(名词解释、选择)
不断对比起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差距,不断提出一个一个的小目标,通过实现小目标来达到最终目标的过程。如日本马拉松运动员,通过记住路上的一个一个标志性建筑物,来实现总目标。
2、爬山法
与手段—目的分析类似。其不同之处在于,手段—目的分析包括这样一种情况,即有时人们为了达到目的,不得不暂时扩大目标状态与初始状态的差距,以便最终达到目标。
3、逆推法
逆推法就是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往起始状态去推。
(四)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简答)
口诀:原问已定情
1、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就是指问题呈现的状态。如用连续四条直线一次通过九个圆点。要突破问题情境的约束。
问题表征
2、已有知识经验
专家与新手就有区别
3、定势与功能固着※
(名词解释)定势(即心向)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陆钦斯的量杯实验证明定势
定势对解决问题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名词解释)功能固着:
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物体的倾向称为功能固着。只想到常规用途,想不到非常规的用途。如吹风机除了吹头发,也可以吹衣服。砖头是盖房子的,但也可以打人
实验:邓克尔实验、点蜡实验
4、原型启发
从其他事物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如鲁班根据草的边缘发明锯子,瓦特根据顶起的壶盖发明蒸汽机。
酝酿效应:思考问题时把各个条件充分思考却想不起答案,把问题放一放后出现顿悟,找到答案。
5、情绪与动机
此外,个体的认知结构、个性特征以及问题的特点等也会影响问题的解决。
(五)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简答)
口诀:知方练习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3、提供多种练习机会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创造性
(一)含义(名词解释):
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统一,发散思维是核心。
基本特征(选择)※:
(1)流畅性。在短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多少。如说砖头的用途
(2)变通性。角度多,从不同侧面想出不同答案。
(3)独创性。自己想到的答案别人想不到。如什么是圆的?答李谷一唱歌时的嘴型
(二)影响创造性的因素(选择):
1、环境
环境宽松,学生的创造性高。
2、智力
高智商是高创造性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即高创造性一定有高智商,高智商的不一定有高创造性。
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
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
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
低创造者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
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3、个性
(三)创造性的培养(简答)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常用方法有:
(1)头脑风暴法。有问题,集体讨论,相互产生影响,相互激发。
原则(多选):
畅所欲言,对方案不评价或判断
鼓励标新立异、与众不同
鼓励多种想法、多多益善
鼓励提出改进意见
(2)发散思维训练。
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有多种:
用途扩散:砖头有哪些用途
结构扩散:能想到多少三角形的结构
方法扩散:用吹能干什么事
形态扩散等:从一个事物的颜色、味道扩散,如红颜色的东西有哪些
(3)推测与假设训练。想像一种不存在的事情如补充故事的结尾,假设你是校长怎么做
(4)自我设计训练。自己制作小手工艺品,自己设计。
今天你学会了吗
1.问题——起始状态;目标状态;障碍
2.问题类型——有结构(结构良好);无结构(结构不良)
3.问题解决特点——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
4.问题解决类型——常规性;创造性
5.问题解决过程——发现问题;明确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关键阶段);检验假设
6.影响问题解决因素——表征;动机;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圆形启发与酝酿;情绪状态
7.问题解决策略——尝试(算法式);启发式
8.启发式——手段-目的;爬山;逆推
9.创造性特点——流畅性(数量多);变通性(角度多);独特性(别人想不到)
10.创造性影响因素——环境;智力;个性
11.智力与创造性——智力高,创造性不一定高;创造性高;智力一定高
12.创造性的培养——环境;个性;思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