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有逻辑和创造性地处理青少年的心理问题
小编说:青少年六大主要心理问题的咨询技术与团体心理课程是我们精心打磨的课程,我们也陆续收到了许多老师的课程反馈,这是来自*老师的课程感悟,我们一起来学习交流吧!’从3月20日开始到4月底结束,历经一个月、共48学时的工作坊结束了。通过林旻沛教授的《青少年六大主要问题的咨询技术与团体心理课程专题集训》的培训,我真的学到了很多东西。
通过这次课程,将我之前学到的知识以及这次学到的新旧知识,就像串珠子似的串了起来,对于这主要的六大心理问题的处理和应对,更加有逻辑性和创造性。
首先非常感谢林旻沛老师!旻沛老师真的很nice,上课内容讲的非常的细,会一遍遍带着大家一起去理逻辑、去试讲,分组讨论的时候也会直接参与进来,依据学员的接受程度适时地调整。
另外,老师对不同专题的讲授不仅仅限于此次培训的范围,会扩充到原本培训上没有的内容,从团体课程到心理咨询,老师都会涉及,学员有任何疑问也可以随时提出,在每次课前课后都留有充足的答疑时间,不管是什么主题的问题,只要是与心理相关的,老师都会非常认真详细地给你解答。
这是我第一次上旻沛老师的培训课,真的非常感谢老师的倾囊相授,虽然因为时间关系,没办法每个专题都非常详细全面地讲授,但老师真的将他能够在这有限的时间给我们的都尽可能讲了,不管是自己的授课经验、咨询经验,亦或是这么多年老师团队一次次磨出来的各种教案、学案等材料,老师都非常慷慨地全部分享给我们。
再者,我们这个课程还有很好的一点就是可以回放!回放期限可以到7月31号,这对于我们老师来说真的非常非常人性化。有时候因为有事情没办法上直播课程,这个回放设置就非常的科学非常贴心,并且,对于我自己来讲,每次培训课程的信息量是比较大的,是没办法通过一次直播课程就完全消化的,通过课后自己反复地去回看课程,自己每次看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和体会,反复回放也能够记得更牢固,同时我自己在课后进行课程设计以及实习上课的时候,都能够拿来用,回放的设置也让我能够在实操前更全面完整地把握这堂课的重难点和细节部分,更好地上完这节课。
这次培训的六大专题非常的贴近实际生活,是现在大部分青少年学生或多或少会出现的现象,因此对于学校的心理老师或是学生家长来说是非常有意义和实操性的。接下来,分享两个我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印象深刻的专题。
01
考试焦虑
这堂课老师设计了很多互动性、趣味性很强的活动。例如“压力树”,通过全班同学的分享互动,让学生通过压力事件分级以及同学之间的分享,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的焦虑情绪,找到同学之间的共鸣。这些课程活动可以直接运用到心理课堂和心理咨询中。
其次,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活动是“福溢满杯”,虽然因为是线上的原因,这个活动没能在课上进行,但是课后自己与身边的朋友做之后,很有参与感,很适合学生去感受“压力”,另外,这个活动也可以运用到学生的潜能发展之类的课程中,适用范围非常的广泛。
网络成瘾
02
以前我觉得网络成瘾这种专题很难做成一个系列心理课程,感觉学生可能会抵触,觉得老师是在说教,或者学生是“道理我都懂,但是做不到”的状态。
旻沛老师的课程设计非常的巧妙,通过讲解网络成瘾的生理机制以及六阶段,将大脑分泌多巴胺比喻成农作物的种植过程,非常形象生动风趣,对于中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来说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直观地体会到网络过度使用是如何造成成瘾,这种生理上的变化对于学生非常具有冲击性。“不想我的脑子坏掉”,有学生上完课后说出了这样的话。
通过这样一种授课形式,使得学生能够意识到网络使用过量甚至是网络成瘾的严重后果,大大提高他们改变的主动性。另外通过网络成瘾七阶段的讲解,非常清晰有逻辑层次,也强调了学校能够干预以及学生能够帮助同学减少网络使用、发挥同学爱的几个阶段,使学生也更加清晰自己的能力范围,促进同学间的感情。这几个活动设计之间的逻辑性非常的强,实操性、趣味性和互动性都非常高,教学效果也很好,对学生的触动也比较大。
当然了,后面厌学、人际关系、抑郁自卑、自伤自杀这四个专题也让我非常的有收获,在实际教学中去上这些主题的课程时,也更加有思路和逻辑,学生也能收获更多,通过不断的课程回看,再自己练习试讲,不断地提高了自己的讲课水平。
最后,也非常感谢Alpha心精英举办的这次培训,助教也非常的认真负责~
第二期青少年六大主要问题的咨询技术与团体心理课程专题集训正在火热报名中,欢迎添加小助手了解详情哦,现在报名优惠多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