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包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抗美援朝时期,那个卖假药给志愿军的奸商王
TUhjnbcbe - 2025/5/10 16:24:00

抗美援朝战争,是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而为了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中朝两国人民皆付出了不朽之代价!

然而,总是有那么些人,他们心中毫无民族大义,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发起了“国难财”!比如当年那个卖给志愿军假药,骗取3亿多元的“奸商”——王康年!

王康年,年出生于浙江杭州,17岁时考入上海大亚电台当练习生,后来转正为电台报告员。这是一个商业电台,每天所报告的内容基本都是各种商业广告,王康年也因此耳濡目染了不少的“生财之道”。

不过,对于当时的王康年来说,自己初到上海闯荡,没钱没势,更没有人脉资源,想要白手起家,根本不现实。但王康年很幸运,很快他便结识了原来公共租界里的一名巡捕的女儿,并与她结婚。

婚后,王康年在岳父的帮助下,在西藏路租了一个门面开设“大康行”,专营毛巾、袜子、雪花膏等小百货掮客生意。

那时候的王康年,虽然自主创业当上了小老板,但并不赚钱,真正让他发迹的,是后来的医药生意!

当时,由于上海国产西药因进口药断档,销量一路暴增,这让王康年看到了商机。于是,他就索性从西藏路搬到了北京西路号的景兴里,并将“大康行”百货店,改名为“大康西药房”,开始从事医药行业。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匆匆入行的王康年很快就遇到了麻烦!

由于西药畅销,因此很多大型药厂,例如新亚、信谊等在批药的时候必须要求付现金。这对于刚转行过来的王康年来说无疑困难重重,虽然这些年自己也存了不少钱,但这些钱也拿不了多少货,怎么办呢?

王康年在踌躇之余,突然心生一计——空手套白狼!靠抛空头栈单,套取客户定金,以此来去进货。然而很多时候,王康年都不能如期兑现承诺,因此搞得声名狼藉。

抗战胜利后,王康年便将大康西药行迁到了汉口路号,并改名为“大康药房”,专营西单。

然而,由于他老毛病依旧不改,不肯老实经商,只热衷于投机贩卖赚快钱,最终到期无货兑现,一时间负债上千万元,药厂倒闭不说,还被人告上了法庭。

年5月3日,此时距离上海解放只有20多天,王康年被一位名叫严广骏的人告上了法庭。原因是:王康年将严广骏寄存于大康药房的一大批药品给侵吞了!

严广骏原本只是寄存,并且还有栈单为凭,但王康年却在寄存期满后,委托律师宣告药房破产倒闭。即便是没有法律常识的人都知道,别人寄存的货物并不属于自己的资产,根本不在清理的资产负债账内,按理是应该归还的。

但王康年却突然玩起了失踪,选择避而不见的方式,让严广骏无法正常提取这批货物,甚至在报警之后,连警察都抓不到人。王康年的这一行为,其实就是在故意隐匿,其目的就是为了侵吞严广骏的药品。

但由于当时我解放军已经兵临城下,法官们也无心审理此案,于是便就此拖下了!

年5月27日,上海宣布解放!当时人民政府为了恢复战后经济,于是便开始大力扶持工商业,其中王康年的“大康药房”也成了被扶持的对象之一。

最后,在工商部门和新药业公会的调节解下,王康年的大康药房将包括扣住的严广骏的药品等,统统转为了债务,以负债经营的状态恢复营业。

以致于当年的《解放日报》中都说:“已于解放前投机失败倒闭(大康),解放后负债复业,完全靠国家机关支持。”

而面对如此宽宏的政策,王康年深受感动,并且表现积极,他不仅参加了老闸区工商联,甚至还成了大康所在大楼的居民委员会主任和肃反委员会副主任。

当然,最让王康年高兴的,还是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大康的经营状况渐渐有了好转。据记载:大康从恢复营业一直到年,其销售额一度达到了人民币亿元(旧币),还了部分债务。

当然了,如果这些销售额都是他经营得当一分一厘赚出来的,那么倒值得表扬,但事实并没有这么简单!

自从受到政府的扶持后,王康年对政府“感恩戴德”,但其报答的方式并不是踏踏实实做生意,为国家的经济建设贡献出一份力量,而是和机关、部队和国营机构经常搞“业务往来”,而这其中大部分的营业额都是从这里来的。

此外,王康年平日里也是满嘴新词,就连员工的服装都换成了列宁装。然而尽管如此,他买空卖空、投机取巧的经营作风依旧没有改正,还喜欢使用虚假的手段招揽生意,以此来弥补他资金和供货能力上的不足,比如他骗取志愿军的购药巨款,就是典型的例子!

年11月,志愿军某部派人员到上海购买一批医药用品。此时,王康年的大康明明没有存货,但他却还是设法拿下了这笔价值3亿多元人民币的生意。

一个月后,第一次交货期限已到,但大康货栈里的职工马维善和滕仲年才发现货只有一半。而当店里员工提醒他,消治龙药粉、消发灭定药粉、氯儆素等消炎特效药店里无货时,他就撒谎说:“我已经在广州买好了一批货色,就要到了。”

实际上,这不过是他的托词而已,他是要用志愿军的这笔货款去还他的旧贷款。因此在两天后,广州的货物并未如期运到,于是马维善和滕仲年又向王康年催促,让他赶紧进货。

然而这时,王康年却一改两天前“已在广州买好一批货色”的说法,说什么银根紧,只买到了一些价钱便宜的药品,前线急需的那几种药物很难买到等等!

在面对职工的催问,王康年则表示:“朝鲜路途遥远,没关系,这事我是拿得稳的。”

此时,朝鲜战场前线的志愿军战士们急需这批药物。最后没办法,志愿军采购员们只好先将一部分药品运到东北,并责成王康年务必将另外一部分价值1.2亿多元的药物在短期内装箱出发,王康年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结果,到了年1月5日,当志愿军采办员从安东来信责问,并限王康年马上将货物发出时,王康年又以银根紧为由推迟交货。最后在部队施压下,他才不得不购买一些价钱便宜,且相对不那么重要的药物发出。

而那些前线最需要的药物,比如消治龙粉、黄凡士林等,却始终不肯发出,他继续利用志愿军的资金,非法地进行投机活动。

善恶终有报!年1月16日上午,大康26岁的会计主任董渊,将检举信投寄给了华东军政委员会饶主席所设的第六五七号信箱!

据董渊揭发说:志愿军采购员到大康购药,王康年明明知道无药可发,却还蓄意套取货款。

“12月11日交货那一天,货栈职工马维善和滕仲年发现货色缺一半,报告经理室,我问王康年怎么办?王说:‘朝鲜路远,没啥关系,这事我拿得稳。’这说明王是蓄意以虚假合同套取志愿军货款。”

此外,董渊还揭发了,他当场听到过王康年吹嘘:“大康药房是‘干部改造所’。”

这一点,在大康职工滕仲年和马维善对王康年的揭发中就有很好的印证!

腾、马二人说:当志愿军采购员来大康采购药品时,王康年又是请客吃饭,又是送这送那,然而等到将货款骗到手后,却不按照采购单来配售药品,只是以热水袋等低价冷门的货物搪塞,志愿军急需的药品从不设法购进配发。

此外,每当他们二人问王康年时,他则以银根紧为由,并用鱼肝油等搪塞。最急需的药物,部队一直来信催促,但他却把信压住,拖延了三个月还不设法进货,用志愿军3个亿的货款做投机生意……

事发之后,王康年接连受到了多个部门及个人的检举揭发,其中还包括他的那些“客户”!

据王康年的客户们说:他在接待客户的时候,惯用“三连招”,即:吃、玩、送!对待那些个别有权势的人员,他更是不遗余力地收买。比如时任苏北卫生局长的局长刘某,王康年请他吃饭送礼的支出,就多达万元。

而该局所购买的16架显微镜,每架都要比市场价贵万元。因此在后来对王康年的判决书上,就有“行贿罪”这一罪行。

据记载,王康年以贿赂手段,曾先后向分属的37个国家机关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行贿的数额,就多达2亿元。

当然,对于这些不法商人来说,他们绝不会做亏本的事情,这些送出去的钱,也必将在某个地方找回来,而这样一来,无疑会严重损害国家的利益。

年2月4日,“奸商”王康年被正式逮捕入狱。次年2月28日,上海市人民法庭以“行贿、偷逃漏税、盗骗国家资财”等三项罪行,判处王康年死刑,立即执行,并同时追缴他所有违法所得资产。

“王康年案”为何要延至一年后才判决呢?

很简单,因为“王康年案”所涉及到的人员、金额、事项等都太多、太杂了,想要全部将其审理清楚,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比如就涉案金额来说,根据大康店员的粗略估计:王在欺诈方面获取的金额就达28.1亿多元、行贿金额达2.74亿多元、购置外汇达7.5亿多元、获得暴利7.5亿多元等。

而这其中,欺诈的这些钱具体是从哪些地方来的?行贿的这些钱,又都给了哪些人,分别给了多少等等?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一个个去核实,所以此案才会拖了那么久!

抗美援朝,是一场为了和平、正义而进行的战争。为此,我志愿军将士在朝鲜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与凶狠残暴的侵略者进行了殊死搏斗,最终在历经了2年零9个月的艰苦奋战后,才换来当下的和平!

他们的无私奉献,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为之敬佩和感恩的!然而这期间,王康年竟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不惜骗取志愿军用来采买救命药品的钱,做投机活动,其无耻行为,可谓是人人得而诛之!

此外,根据《黄埔区志》中的记载:王康年“在北京西路设立大康行西药部,开始制造假药,用玉米粉冒充‘阿司匹林’等药粉,贻害病家”。此外,他还“将带菌棉花旧纱布作“急救包”,用假药和旧次医疗器械等抵充定货,贻害志愿军伤病员的治疗”。

在《中国打假调查》中也记载:王“将珍米末粉装在阿斯匹林的药瓶里,把毫无药效的假冒产品卖给正在朝鲜抗美援朝的志愿军”。

所以,王康年最后被判处死刑,也是罪有应得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抗美援朝时期,那个卖假药给志愿军的奸商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