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包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龙里高山苔藓变身致富宝
TUhjnbcbe - 2025/5/7 22:13:00
白癜风在线咨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

春耕时节,辽阔的龙里大草原上矗立着高耸的风车,蔚蓝的天空下,层层叠叠的梯田处处有农民忙碌的身影。

与往年不同,今年这里正在演绎着一场史无前例的产业革命。村民不再种植亩产不足元的水稻,而是种植充满脱贫致富希望的水苔。  
  中排村、水苔村是龙里县龙山镇两个紧邻的小山村,这里平均海拔米,高寒、雾大、潮湿是这里的气候特征,土地贫瘠、土壤层薄是这里的地理条件。年以前,这里户农户中贫困户比例超过7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元,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土层薄、土壤贫瘠并不代表这片土地没有发展前景,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却生长出生命力极强的水苔。它给这一方人带来了致富的希望。  
  水苔是学名,当地人俗称海花草,是生长在高山的一种天然苔藓,其特有的储水细胞能够增强高山台地水土保持。踩在茂盛的水苔上,鞋边很快就被水苔浸湿。

“海花草在我们这里到处都是,密密麻麻,而且都是野生的,种庄稼时看到它影响庄稼生长,我们还想把它拔掉。过去它就是野草。”水苔村村民冯世秀一边采摘水苔一边乐呵呵的说,没想这个路边的野草如今变成了脱贫的“宝贝”。  
  早年因市场需求和交通运输等因素,水苔的价值没有被人们发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推动农村交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水苔的价值不断被人们发掘,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据了解,晒干后的水苔被广泛用于军用急救包、脱脂药棉、食品保鲜、花卉种植等领域。

如今,在草原周边几个村,水苔种植已经是群众们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这些曾经不被人在意的野草慢慢变成了群众致富的宝贝。
  近年来,龙里县将水苔种植纳入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鼓励海拨高的地区大力发展水苔种植。

“一开始在村里动员大家种植海花草时,村里的老人都极力反对,说万一卖不出去大家就吃草吧!”中排村大石板寨海花草种植大户岳向龙回忆说,初中毕业后就跟着叔叔岳成富走南闯北,见识到了水苔的价值所在。年他家开始种植水苔,今年种植面积已达50余亩。
  岳向龙依靠水苔产业年收入超过百万元的名声不胫而走,刺激了周边的老百姓纷纷参与进来,他还成了村里的收购商和加工商。记者注意到,岳向龙房前屋后多平方米的有效空间全堆满了去年收购已晒干的水苔。

“我们以最快的速度包装,一天包、每包10公斤。”来自团结村的李家森说,3月8日接到订单通知后,他和妻子就赶来上班了。夫妻俩跟岳向龙打包水苔已经有3年时间,每年有8万余元的收入。
  长期的贫穷限制了很多老年人的想象,但是像岳向龙一样渴望摆脱贫困、敢想敢干的年轻人还有很多。

水苔村支书王许刚就是其中之一。年他外出考察学习,回来就毫不顾忌、大胆尝试,经过反复实践后终于尝到了“甜头”。目前他带动户村民发展水苔种植1.3万亩。因为水苔让村民过上了好日子,在年行政区划调整时村民都同意把上排村更名为“水苔村”。  
  “村民见到实效,一开始星星点点的种植,虽不成规模,但收入却是一年比一年的增加。”王许刚回忆说,现在一亩地至少有0元的收入,每年都可以采收。当初的选择和坚持是对的。

“种草比种粮好”这一观念在中排村、水苔村逐渐深入人心。在脱贫攻坚纵深推进产业革命中,中排村、水苔村在县、镇两级的大力支持下,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低海拔地区又有别于高海拨地区的产业新路子。  
  “光是生的海花草,采摘一斤就能买1元,一天可以采收多斤,就是多元。”中排村村民刘志珍去年试种了两亩,长势很好。今年龙山镇在鼓励发展高标准种植过程中,每亩还补助元,更是激发了刘志珍的积极性。她说:“镇里没有补助我们也要种,这草比什么都来钱,今年家里6亩土地全种了!”

“今年村里按照坝区产业发展规划,计划发展海花草种植亩,其中,高标准种植亩,农户积极性特别高,参与率达%,许多农户仅此一项年收入增加2万元以上。”中排村第一书记刘超说。
  龙山镇镇长刘乃云介绍,今年镇里继续整合资金万元,用于种植户补贴、机耕道及坝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海花草种植产业支持力度,采取“公司(收购)+合作社(组织)+农户(种植)”的模式,不断扩大种植规模。目前,全镇共种植水苔达2.6万亩,主要集中在龙里大草原片区。
  良好的种植环境和发展规模,吸引了许多收购商将企业落户龙里,光是种植和收购大户就有10多家。贵州国丰水苔开发有限公司就是最早落户水苔村的外来企业。
  “这里气候条件最适宜水苔生长,我们考察了很多地方,最后决定落户这里,就是看中了这里水苔种植规模和生长环境。”贵州国丰水苔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国芳介绍,作为黔南最大的水苔收购商,年该公司收购并出口了大约吨水苔,销往日本、新加坡甚至欧洲市场,年产值约1万元。
  “虽然受疫情影响,但是第一季度我们已经接到吨订单,但现在库存只有20吨存货,我们只能派人到县外到处收购。岳向龙在加紧包装就是我请他完成的订单。”陈国芳信心满满地说,现在县委县政府很重视水苔产业,给老百姓的扶持力度也很大,他相信龙里水苔走出国门,前景广阔。
  今年2月以来,龙里县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紧扣全省、全州一盘棋,按照脱贫攻坚巩固提质要求,聚焦“产业八要素”,践行“五步工作法”,围绕“农民致富、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目标,加快企业复工复产的同时,举全县之力主攻脱贫攻坚、产业革命,让油茶、茶叶、水苔、刺梨、菊花等特色产业在春天里生根发芽,播撒下希望。通讯员王砚龙毅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袁鹏编辑何涛编审胡莹

1
查看完整版本: 龙里高山苔藓变身致富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