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打中途昏迷
调度员报警救人
“喂!,我喘不过气了……”
日前
江苏苏州一名女子拨打求助
电话中,她在报地址时
突然没了声音
随后,调度员的这番操作
救了一条命
女子打时失联
调度员紧急求助
6月8日
苏州市指挥中心接到一名女子求助
称自己呼吸困难
因为身体虚弱,女子声音断断续续
甚至连地址都没报清,就没了声音
情况紧急
调度员陆子玉立即派车
同时向报警中心求助
想办法确定女子的地址
苏州市公安局报警服务台
立即安排路面巡逻警力
赶往女子所说的地点附近
然而,这里有超过幢居民楼
由于女子的定位不清
警方只能在小区里逐一打听
、合力救援
女子送医及时,脱离生命危险
与此同时
调度员在电话里持续呼喊
试图引起路过市民的注意
5分钟后
一位老人接听了电话
根据老人提供的大体位置
警方立刻前往寻找
发现一名女子倒在地上
在调度员的在线指导下
巡逻队员进行了初步处置
随后,急救人员赶到现场
医院救治
由于送医及时,女子已经脱离生命危险
患病女子姓杨,今年26岁
杨女士说
几年前她曾遭遇车祸,颅脑损伤
年开始,时常出现癫痫症状
事发时,杨女士感觉到头晕眼花
于是拨打求助
“真的很感谢他们!”
这场与的接力救援
也让许多网友点赞
“尽职尽责的调度员”
“和都是救人英雄!”
求救电话只有喘息声
调度员定位救人
近日
江苏南京市急救中心
接到一通求助电话
调度员的操作获得了全网点赞
据介绍
电话接通后,对方说了声“我头疼”
当调度员询问对方的地理位置
身边是否有人以及是否需要救护车时
电话另一端只能听到微弱的喘息声
危急关头
调度员根据来电定位锁定了患者大概方位
迅速安排就近救护车出诊
为了获取病人更准确的地址
调度员还拨打了寻求警方的帮助
20多分钟后
急救员成功找到拨打电话的患者
据了解
病人是一个人独居
患有急腹症
急医院治疗
避免了病情进一步加重
急救人员提醒
市民拨打的急电话时
要根据调度员的引导
说清所在的详细地址或者描述标志性建筑
如遇特殊情况
可以请周围人员帮助接听电话
或者尽可能提供关键信息
同时应该简明扼要地描述病情
方便救护人员提前做好救治准备
最后,保持电话畅通
等待急救医生的进一步联络
网友:
这是教科书级的操作
接线员3分钟
救了窒息婴儿的命
3分钟,南通“80后”接线员
救了窒息婴儿一条命!
近日,江苏南通一位妈妈拨打
称自己两个月大的孩子
因为哭闹没上来气窒息了
接通电话的接线员
在询问清楚孩子情况后
隔着电话沉着冷静地
指导对方如何正确急救
最后,婴儿恢复了正常
网友:
为接线员点赞!
感谢每一位接线员!
为抢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挽救了一条条生命
那么急救电话是如何来的呢
他是急救电话创始人
一生与死神竞速
他是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会长
是中国现代急救事业开创者之一
如今83岁的他依然在为中国急救事业奔波
他说:“14亿人口的中国
心肺复苏的救治率只有1%
如果把1%提升到10%
对于人民贡献是很大的”
他是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会长
急救专家李宗浩
从简陋的急救车到成立急救中心
他的付出功不可没
20世纪60年代
北京的急救电话仅有1条线路
救护车上只有一副担架
一个氧气袋和一个急救包
只能作为运送病人的工具
面对这样的局面
从年开始
李宗浩给有关部门写信
说明建立完善现代急救体系的紧迫性
此后,在多位老师指导和帮助下
他开始迈入急救医学的大门
年,意大利向中国提供一笔
10亿美元的政府贷款
李宗浩急切建议北京市政府
成立北京急救中心
建议被采纳后
李宗浩便负责与意大利方进行谈判
争取其中万美元的政府贷款
起初,谈判并不顺利
但他的一番话打动了对方:
“我是一个非常热爱中国的急救医生
帮助中国建成一个现代化的急救体系
给中国老百姓的印象是深远而不可磨灭的”
年7月
意大利政府承诺捐赠
万美元和数十辆救护车
协助建立北京急救中心
年,北京急救中心正式投入使用
并且启用了“”这个号码
作为急救电话
参与组建专业医学救援队伍
不惧危险
前往日本核事故现场调查学习
李宗浩说
“和时间赛跑抢救生命
还有一个主战场
那就是灾难发生的时候”
年,唐山大地震
李宗浩被派到灾区
负责检伤分类的工作
当时的情况让他意识到
灾害救援中专业医学救援的重要性
从此以后,他便一直
辑丨黄妍雯
校
对丨孟诗琪校
审丨贾文程值班编委丨金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