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医院心血管内科,65岁的张大爷正在康复中。
之前,张大爷因为突发急性心梗,医院,并在转运过程中出现心脏停跳。幸运的是,心内科医护人员接力救治,把他抢救了回来。
大爷心跳骤停医护接力抢救
时间回到今年1月中旬,张大爷正和老伴一起,在马家岩逛灯饰。突然,他的心脏部位传来一阵巨痛。看到张大爷的异常,他的老伴朱阿姨立刻驱车,医院急诊医学科。
“他来到急诊医学科时,整个人的意识已经有点模糊了。”心血管内科住院总医师蒋周芩介绍,经过医护人员的初步诊断,张大爷是突发急性心梗,需要立刻接受手术。
当天下午3点56分,经过简单的诊断后,张大爷被抬上病床,准备转运到心血管内科接受进一步治疗。
下午4点,张大爷失去了意识,心脏也突然停止了跳动。医护人员立刻对张大爷开展了紧急胸外心脏按压,希望他能恢复心跳。
“当时,我们一直在对张大爷进行心脏按压,但效果一般。”蒋周芩回忆,特别是来到内科楼楼下,她既要给张大爷按压,又要按电梯,显得有些手忙脚乱。幸运的是,准备去其他科室参加会诊的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李永华教授刚好来到楼下,看到这样的情况,他立刻放弃了即将参加的会诊,参与到心脏按压之中。
在李永华教授的帮助下,张大爷在下午4点04分被顺利送到心脏内科监护室接受进一步救治。
“推入监护室时,张大爷还没有恢复意识,为了让他尽快恢复意识,我们一直接力对他进行心脏按压。”蒋周芩说,在这个过程中,张大爷的心跳曾短暂恢复了两次跳动,但很快因为室颤又停止了跳动。
面对这样的情况,心内科的医护人员没有轻言放弃,包括景涛教授、李永华副教授、曲小龙副教授在内的多名医护一面利用仪器,对张大爷进行除颤和注射肾上腺激素,一边轮流对他进行心脏按压。
终于,下午4点35分,经过近半小时的心脏按压,张大爷的手指轻微动了下,之后他的心跳也开始逐渐恢复。
如今,张大爷虽然还住在监护室,但身体状况已明显好转,有望于近期出院。
心梗患者需把握黄金2小时
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心梗发病率逐渐增加,发病年龄也趋于年轻化。
对于心梗,我们要如何进行防护呢?蒋周芩介绍,这需要把握“”原则,即当遇到心梗要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另一点就是要把握心梗救治的“黄金分钟”。
典型的心绞痛除了有胸骨中上段压榨样疼痛,明显的压迫感、紧缩感、烧灼感等症状外,还伴有大汗、呼吸困难等症状。
遇到这种情况,患者或家人应立即拨打,停止活动,平躺或者侧卧休息,减少心肌耗氧量,原地等待救援。如遇突发心梗,导致患者呼吸、心跳停止,周围的家人则应该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或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帮助患者恢复心跳。
同时,蒋周芩还透露,突发心肌梗死,从血管闭塞到开通血管,有分钟的黄金抢救时间。如果在这个时医院,则能大大增加抢救成功的效率。如果时间过长,则会导致心肌坏死,进而危及生命。
上游医院供图
编辑:饶治美
责编:吴忠兰
审核:冯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