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包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甘孜皮防院跑好医疗救援第一棒
TUhjnbcbe - 2025/1/1 19:06:00
白癜风该怎么治 http://www.xxzywj.com/m/

9月5日晚上6点21分,伴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9·5”泸定地震后震区第一个婴儿降生。这个取名“安安”的“地震宝宝”的降生昭示着生命的生生不息。

“要感谢甘孜州皮肤病防治院的医生们,是他们及医院,让我们的孩子能顺利降生。”新生儿母亲感激地说。

怀有感激之情的还有医院得到及时救治的8名重伤员,以及随后几天转运的64名伤病员。

自9月5日地震发生以来,甘孜州皮肤病防治院“飞速”转运伤员72人,让伤员得到及时救治,从而避免了死亡。在与时间赛跑、与死神竞速中,甘孜州皮肤病防治院争分夺秒跑赢生命接力赛“第一棒”,唱响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医疗救援壮歌。

丢下惊魂未定的父母,医院跑

9月5日,趁中午休息时间,医院3公里的燕子沟镇南门关村一组老家看望做了手术刚病愈出院的父亲。地震发生时,他正在与父母聊天。

地震一发生,警觉的董兵来不及多想,拉着父母就往外跑,刚跑到院坝,老屋就垮了。这时医院:医院房屋该不会倒吧、医生和病员不能出事啊。董兵对二位老人说:“你们就在院坝里待着,千万不能进屋,一会镇政府肯定会来管你们。出了这样的大事,医院。”

丢下惊魂未定的父母,医院跑。医院,董兵看见磨西镇方向满天灰尘,他暗叫:“老天爷,医院千万出不得事情哈!”

医院,一看,门口的小卖部倒塌了,董兵一下紧张起来,一问,没有伤着人,董兵悬着的心总算落下了。

医院,医生和病员都从屋子跑出来集中在院坝里,大家六神无主。看到董兵到来,一些年轻的女护士带着哭腔喊起来:“董院长,咋个办?”

“大家不要慌,这样大的地震,一会肯定会有很多伤员。现在分为两个组,一部分人管好病员,其他人一会儿情况稳定了跟我进屋抢点药品和设备出来。”自己是党员、是副院长,董兵知道这时自己就是大家的“主心骨”,他暗暗告诉自己:“心头不能虚、不能怕,要沉着应对,迎难而上。”

等形势稍微一稳定,医院震后情况:医院断网断电,房屋严重受损,大型医疗设备无法使用,已经无法开展大型救治。他带领大家“抢”出一部分药物和一些设备,预估判断形势:“一医院,我们无法救治,大家检查一下救护车情况,做好转运伤员的准备。”

医疗救援“接力跑”,“飞速”转运8名重伤员

董兵话音未落,已经有医院。“医生,医生,这里有伤员,快来!快来!”医院忙碌一片。

董兵安排一小部分人处理轻伤病人,其他人员准备好接收重伤员。一辆辆载医院,下午一点半,已有8名重伤员在等待处理,还有一名孕产妇羊水破裂,如不及时处置,十分危险。

无设备可用,药物欠缺,只有在有限条件下先进行伤情处理,然后及时转运到条件医院进行救治。可这时,信号不通,无法联系到对方。“不管了,立刻转运,非常时期,边转运边联系。”

下午3点,做好一切准备后,在重伤员伤情基本稳定的前提下,甘孜州皮肤病防治院3辆救护车像离弦之箭,驶上榆磨公路,直奔康定。

一声声呻吟,直扑耳膜,护送医生心急如焚,不停医院急救科电话,直到到了雅家埂,才有了手机信号。医院,医院组织救护车中途接力转运。下午5点,医院副院长肖军带着救护车接住满载生命期冀的3车9人,在爱心接力中,车轮滚滚驶向康定。而甘孜州皮肤病防治院的3辆救护车完成医疗救援的“第一棒”,医院转运伤员,继续与死神赛跑的接力赛跑。

持续“接力跑”,力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9月9日中午,一辆救护车尖叫着驶进甘孜州皮肤病防治院,一群白衣战士立刻进行接治。

这是一名在救援中受伤的民兵,检查、处理、包扎,忙碌了一阵,该院副院长董兵才停歇下来接受采访。他一边做着手部清洁一边对记者说:“相对于前三天,这简直不算个事。”

自9月5日以来,甘孜州皮肤病防治院及时转运72名伤员,让这些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肖军感慨地说:“如果没有甘孜州皮肤病防治院跑好救援的‘第一棒’,让伤员及时得到救助,结果很难想象。”

9月8日上午12点52分,地震发生已72小时,伤员救治压力减缓,但随之而来是大灾之后的防疫工作。“大灾之后容易产生大疫,我们现在应该在做好地震伤员救治的同时,做好防大疫的准备。”

联系技术人员检测检修设备,计划购买储备药物,忙得不亦乐乎。董兵说:“大灾之后,腹泻、感冒病人会大量增多,常规门诊必须立刻开设起来。”

一方面为常规门诊做好准备,为群众提供优质的基本医疗服务;一方面派出医务人员为群众宣传防疫知识,从源头上杜绝疫情的发生。董兵说:“医疗服务是永不中断的‘接力跑’,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我们愿永远跑下去!”

记者:陈杨谢臣仁/文图:州皮防院

编辑:岳诗蕊

校对:郭帆

责编:白马

审核:杨杰

康巴传媒凝聚康巴正能量,传播甘孜好声音!(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篇原创内容

1
查看完整版本: 甘孜皮防院跑好医疗救援第一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