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前线,南京军区一军一师三团四连代理排长丁德祥,安徽贵池县人,年参军,年7月赴老山前线参加轮战。
年1月29日,上级下达了攻打越军号阵地的战斗命令,任务交给了一师三团四连,配属一个侦察班,一个工兵班和一个火力队。
参加这样的突击任务,战士们通俗地称之为“敢死队”。时任班长丁德祥第一个报名,他慷慨地陈述了请战理由:“第一,我军事素质好;第二,我家里父母身体健康,弟妹都已长大成人,无后顾之忧;第三,我是党员。我不仅要参加突击队,而且要当突击队队长!”
尽管指战员你争我夺,但上级几经比较,目光集中到了丁德祥身上。他平时勤奋刻苦,机智勇敢,军事技术过硬,班、排、连进攻战术熟练,组织指挥能力强,确实是合适的人选。当上级明确由丁德祥担任主攻突击队长时,丁德祥早已和班里的战士秘密筹划,悄悄研究制订了班里协同作战的17个大小方案。丁德祥似乎有先见之明,突击队长非他莫属!
此战,丁德祥以代理排长的身份担当突击队长。2月9日凌晨3点,突击队全部轻装,在丁德祥的带领下,神不知鬼不觉地向屯兵洞秘密集结,在高地脚下潜伏下来。
潜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越军的一举一动要看得清清楚楚,但绝不能让越军发现自己。越军说话声要听得清清楚楚,但自己不能发出任何响声。任凭蚊虫叮咬,饥肠辘辘,疲劳侵袭,战士们个个目不转睛地盯着前方。
时间一秒一分流淌,过得格外缓慢。他们一直潜伏了48个小时!如果没有铁的纪律,没有高度的自觉,无论如何是办不到的。我们的战士在战火中千锤百炼,特殊的环境造就了特殊材料的人!
战士们吃的苦,是生活在和平环境的人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的。前沿阵地处在亚热带的山岳丛林,每天浓雾弥漫,衣服被子全都湿漉漉,很多人患湿气,烂脚、烂裆。阵地上的水十分金贵,不能洗脸刷牙,更谈不上洗衣洗澡,许多人身上生了虱子,奇痒难忍。有时给养送不上阵地,官兵们肚子饿得咕咕时。嘴唇干得裂开了血口子。实在顶不住,就咬一口压缩饼干,嚼在嘴里,干屑直往外喷,挺着脖子咽不下,就用舌头舔阴凉处的岩石或露水解渴。
有一次,丁德样带领班里战士坚守阵地,有两天没吃上饭了。丁德祥从焦士中扒出被炸部的干粮,用小刀刮去流土和血迹,分给战友充饥。一阵小雨,丁德祥铺开雨衣,接起一杯水,大家分着喝下。
而眼下他们执行潜伏任务,天大的困难都得靠战士们坚强的毅力顶住!
2月11日凌晨3点,丁德祥奉命率领突击队开始偷袭。
“轰!”“咣!”我军万炮齐发,一阵猛烈的炮火覆盖了越军高地。狡猾的越军似乎意识到什么,立即进行炮火反击,炮弹从战士们的头顶呼啸飞过,随突击队上来的副连长,不幸被弹片击中,血流如注。丁德祥的背部和小腿两处被炸伤,阵阵疼痛钻入心肺。副班长掏出急救包,简单地给丁德祥包扎了一下。丁德祥顾不得自己,他咬着牙,爬到了副连长的身旁。
“我不行了!”副连长一把抓住丁德祥的手。丁德祥从副连长身上取下指挥机,说:“副连长,你伤势严重,赶快撤下去,我来指挥!”
“好!我一定替你请功……”副连长吃力地说。
“只要有我在,就一定拿下高地!请你放心。”丁德祥斩钉截铁地回答。他和战友把副连长安置在比较安全的地方,然后马上呼唤预备队跟上来。
此刻的前沿阵地,敌我双方炮火争鸣,山动地摇,硝烟遮天蔽日。
丁德祥迅速把战士们分成几路,调整了队形,以交替掩护,分段跃进的办法,向越军阵地发起了冲锋。突击排仅用了15分钟时间,一举攻克了高地。
他果断指挥大家兵分三路,一路占领哨位警戒,一路搜索残敌,一路继续冲击。
主峰上有两个暗堡,越军凭借着优越的地理位置,用机枪扫射,阻拦我部战士的攻击,继续挣扎顽抗。丁德祥迅速派出火箭筒射手将其摧毁。我军战士风卷残云,拿下了敌高地。
丁德祥和战友们训练有素,静若处子,攻如猛虎,偷袭和强攻双双获胜,但更艰巨的考验即将来临。
丁德祥估计,越军在我立足未稳之时,会不惜一切代价进行反扑,于是精心部署防御,并指挥大家冒着越军的炮火抢修工事。果然不出所料,没过多少时候,越军在炮火的掩护下,分兵两路反扑上来。丁德祥沉着冷静,让战友坚持在哨位上,严阵以待。越军黑压压地爬上来。五十米,三十米,等越军离我哨位只有二十米时,“打!”丁德祥一声吼叫,一排排仇恨的子弹,一颗颗手榴弹,在越军队伍中开了花。打得越军措手不及,丢尸弃枪,狼狈逃窜。
在三天两夜的战斗中,他们连续打退越军六次轮番进攻,共击毙越军64人,击伤越军多人。越军连连失利,无可奈何,终于以失败告终,高地牢牢地被我军控制。
从丁德祥带领突击排潜伏,直至打退越军最后一次冲击,他和战友们已经连续战斗了五天五夜时间。激烈的战斗中,丁德祥将一切都置之度外。战斗间隙,一个新战士看到丁德祥的伤口不断流血,流着注:“班长,你无论如何都得撤下去!”丁德祥被战友们“架”了下来。在医院里,医生从丁德祥的背部和小腿上,取出了两块弹片。
此次战斗,丁德祥勇猛顽强,挺身而出,带领突击队战绩卓著,荣立集体一等功,丁德祥个人也荣立一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