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节目嘉宾:
王爱荣
医院发展中心规划绩效部副主任
医院管理能医院绩效管理分委员会秘书长
医院绩效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秘书长
上海市医学会数字医学专科分会常委
毛颖
医院院长
医院神经外科常务副主任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上海市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会长
徐虹
医院党委书记
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肾脏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人文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党建和妇幼文化建设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指导单位:医院发展中心
支持单位:上海医学创新发展基金会
由医院发展中心,上海电视台《医聊大咖说》栏目联合打造的“医心向党,申康为民”系列访谈节目将带您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医院医院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不断提升服务能级的重要进展和丰硕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提升36医院疑难急危重症的救治能力,引领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医院发展中心构建医院的病种绩效评价体系,开展精细化病种绩效管理,医院医院功能定位,加强内涵质量建设,进一步提升临床诊疗能力、规范医疗行为、加强质量管理,为百姓提供更为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这十年,申康中心推出了哪些创新举措来满足患者的高水平诊疗需求?医院落实得怎么样?
本期大咖说,我们有幸邀请到医院院长毛颖、医院党委书记徐虹、医院发展中心绩效部副主任王爱荣,和大家分享上海医院在提升疑难急危重症诊治能力上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
张译心主持人:
王主任您好!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DRGs,作为一种风险调整工具,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比较先进的支付方式之一,医院管理者应用于病种绩效评价,在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等方面发挥了良好作用。作为责任主体,申康中心是什么时候引进DRGs,在引导36家医院落实功能定位方面,做了哪些引领性工作呢?
王爱荣医院发展中心绩效部副主任:
优化医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抓手,重大疾病与急危重症诊疗技术能力评价要做到技术应用规范与效率的有机统一,不仅要能看病,看好病,也要减少不必要的诊疗时间消耗与资源消耗,确保有限的医疗资源满足更多患者高水平诊疗需求,实现看病就医“又好又快”。党的十八大以来,医院发展中心积极引医院立足诊治急危重症、疑难复杂疾病的功能定位,持续提升临床技能、医疗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
一是在国内率先开展诊疗能力评价,医院“看大病、解难症”。自年起,借鉴国际先进的DRGs理念,依托上海医院临床信息交换共享平台的医疗大数据,建立“上海医院疾病诊断分组体系”和手术分级体系,医院住院病种结构和诊疗难度,并将诊疗难度评价纳入医院院长绩效考核,医院收治疑难杂症和急危重症、开展高难度手术,全面提高综合诊治能力。
二是定期公布监测病种绩效指标,医院横向比较、相互促进。自年起,以恶性肿瘤、急诊急救、微创介入和重大手术为重点,选择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反映医院诊疗能力和技术水平的病种,定期向医院公布关键指标表现。聚焦病种优势分析,医院根据本院的战略定位、学科规划、医疗特色等形成自己的专科特色,医院之间错位发展,共同推进上海亚洲医学中心建设。
三是建立基于病种的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医院注重全质量管理。年,依托医疗质量评价与促进平台,建立“医院-专科-专病”三级质量评价体系,不断优化监测指标,从服务能力、资源消耗、服务效率拓展到质量安全、诊疗疗效。
四是引入关键技术评价,医院高度重视学科建设与技术发展。年,在专科绩效评价中选择具有专科代表性、能反映上海医院专科技术水平、代表专科发展方向和前沿性的核心病种以及相关前沿技术、专项技术,开展专科综合临床能力评价。
五是医院提升恶性肿瘤诊疗质量和水平,开展恶性肿瘤手术病例生存情况分析。年,开展年上海市本地恶性肿瘤手术患者生存情况分析,评价手术治疗的远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