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是维持生命的重要器官之一。
临床上,心脏停止跳动,经过30分钟的抢救,若是无法恢复自主心率,则意味着生命走到了尽头。
而心梗则是由于出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变窄、堵塞,导致心肌长时间缺血、缺氧,引起心肌细胞缺血所致。
医生提醒:心脏最怕3件事,最好少做
1、熬夜
经常熬夜的人,患冠心病的几率比正常人要高1.15倍。
这是因为,熬夜会使人体处于应激状态,身体会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导致血管出现收缩、痉挛。
长期以往,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血压升高、心率失常,诱发心梗。
2、吸烟
有研究显示,烟草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若每天抽烟数量在20根以上,患心脏病的几率会增加2-3倍;若超过40根,急性心肌梗死的风险会上升4倍。
这是因为,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进入血管后,会造成血管内膜受损,胆固醇聚集,加速动脉硬化。
一旦出现血压升高,血管内栓子脱落,随着血液流到冠状动脉,就容易引起心梗。
3、情绪激动
临床数据显示,70%的心梗患者,都是在情绪激动下突发的。
因为心脏本身也是受神经控制的,生气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会引起心脏不适,出现胸闷、心慌等症状。
而且人在生气时,心跳加快,血液循环加速,容易引起心脏疼痛,严重的还会引起心梗。
心梗祸根找到了,医生直言:3种家常菜常吃,伤心更要命
第1种、炸鸡
像这种油炸食物,因为经过高温加热,当中的脂肪酸会成为反式结构。
食用过多,就会导致体内反式脂肪酸增加,使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在血管中堆积,长期以往,容易形成血栓,造成血管狭窄。
第2种、咸菜
咸菜在腌制的过程中,一般会放入大量的盐。
一旦摄入盐分过多,就会导致体内钠离子增多,水分潴留、血液粘稠,引起血压升高。
而且,高盐食物还会促进体内胆固醇的含量增加,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梗发作的几率。
第3种、动物内脏
动物内脏中含有大量的胆固醇,食用过多,就容易引起高血脂。
经常食用高血脂食物,会导致体内坏胆固醇含量增加,诱发高胆固醇,对血液循环造成影响,严重时会导致心肌缺血、诱发心梗。
心脏不好的人,身体常会出现3个症状,注意警惕
1、莫名咳嗽
心脏不好的人,常常会有干咳的现象。
这种症状在平躺后,尤为明显。严重的可能会出现止不住的咳嗽,要垫高枕头才能缓解。
2、手脚冰凉
晚上睡觉时,全身血液循环会变慢,心脏供血会进一步受限,出现手脚冰凉就是因为供血不足导致的。
3、入睡困难
心脏不好的人,常会出现胸闷气短的现象,进而导致心慌、盗汗等不适,使得心脏无法平静,让人难以入睡。
预防心梗,做好3件事,保护血管健康
1、补充营养物质
据美国加州大学研究显示,经常补充抗氧化剂的人们,罹患脑梗几率更低。
抗氧化剂可以抵抗并消灭自由基对血管的伤害,增大冠脉流量、改善毛细血管脆性及脂质和甘油三酯在血管中的沉积,使血管更加年轻有弹性,从而预防动脉硬化以及心梗的发作。
而抗氧化剂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生活中,玲珑怀菊、白茶就富含抗氧化剂,以及对血管有益的茶多酚。
2、戒烟限酒
吸烟有害健康,烟草中的有害物质高达多种。
长期吸烟的人,烟草中的尼古丁等物质进入人体,会刺激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影响血液的正常循环。
而过量饮酒会导致血液流速加快,增加心肌耗氧量,容易引起冠状动脉痉挛,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3、减少久坐
由于工作和其他原因,很多人需要长期久坐。
然而,久坐不动容易导致血液流速缓慢,长期以往,就会使心脏机能衰退,引起心肌萎缩。
尤其是患有动脉硬化、高血压等疾病的中老年患者,因为血管长期受损,一旦受到外界刺激,很容易诱发心梗。
科普:心梗急救措施
1、发现有患者心梗发作,应立即拨打、医院;
2、使患者保持安静的休息,镇定情绪;
3、不要搬动患者,避免加重心脏负担,导致病情加重;
4、让患者舌下含服1片硝酸甘油,每5分钟1片,最多3片,或给予速效救心丸;
5、发生心脏骤停的,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科心脏按压,进行心肺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