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包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口罩疫苗靠边站,它才是今年资本市场最大的
TUhjnbcbe - 2024/9/8 20:02:00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安全 http://pf.39.net/bdfyy/zjdy/240831/t5sao2d.html

来源:华商韬略

华商韬略杨凯

从冷门股到资本宠儿,逆袭行业老大,半年赚的钱是过去7年的3倍。

这只“疯狂的手套”,究竟是昙花一现,还是遗落的真金?

今年第一只10倍股(次新股除外)不是口罩企业,也不是疫苗企业。

故事的主角来自一个非常冷门的赛道:一次性手套。

7月15日,英科医疗股价触及.3元的高点,相较年初(16.3元每股)涨幅超过10倍。即便八九月间有所回落,年内涨幅依旧高得惊人。

除了股市,英科转债也成了香饽饽。7月13日,英科转债触及元盘中高点,创下可转债市场最高价格纪录,年内涨幅一度超过11倍。

受疫情影响,一次性手套需求爆发,进入卖方市场,英科医疗开启暴走模式。

半年报显示:上半年,英科医疗实现盈利19.22亿元,同比大增.6%。

而英科医疗自年以来,7年的累计净利润只有6.94亿元。也就是说,公司半年赚的钱达到过去7年的近3倍。

营销大师杰·亚伯拉罕曾提出过一个“公司实现业绩倍增”的理论:公司业绩想要爆发式增长,需要具备三个必要条件:第一,增加客户的数量;第二,增加客户单次购买价格;第三,增加客户购买频率。

从客单价来看,马来西亚手套龙头Supermax披露的数据显示:以丁腈手套为例,1月份的价格大约是25美金/箱(只/箱),3月中到4月中的出货均价达到70美金/箱,4月中至5月中的出厂均价已经飞涨到了美金/箱,最高超过美金/箱。

英科医疗的出厂价格基本与国际接轨,二季度报价超过美金/箱,每只手套约合7毛钱。

而且,公司的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一季度,锁量不锁价,价格仍在上涨。

年,英科医疗生产一次性防护手套共计亿只,其中丁腈手套大约50亿只,均价大约1.8毛/只。

以1.78亿元净利润估算,年,英科医疗每只手套的利润不足1分钱。

在成本基本没变的情况下,价格上涨部分几乎都是净利润。以每只手套平均涨2毛估算,英科医疗年全年净利润有望达到40亿元。

从客户数量和购买频次来看,一次性手套本就属于高复购率的消耗品,只要全球疫情没有彻底结束,消费需求就一直存在。

很多客户甚至还在囤积手套,预防疫情进一步爆发,公司库存周期也从平时的4个月降到了6周。

不仅如此,英科医疗还得到两个意外的大礼包:受益于石油价格下降,公司原材料成本同比下降明显;最大出口国美国还豁免了15%的关税。

主营产品量价齐升,英科医疗业绩的爆发似乎并不意外。

然而,一枝独秀的英科医疗,此前并非国内一次性手套的龙头老大。

真正的老大是蓝帆医疗。蓝帆医疗不仅是第一家手套上市公司,而且是全球最大的PVC手套制造商,市占率高达22%。

年,蓝帆医疗营收34.85亿元,净利润4.93亿元;英科医疗营收20.83亿元,净利润1.78亿元。从营收、利润规模,到市值,蓝帆一直稳压英科医疗一筹。

然而年,蓝帆医疗从营收、利润规模,到市值,都被英科医疗反超。

只不过半年光景便换了个天地,资本市场为何偏偏独宠英科医疗?

一次性手套属于典型的石化产业链下游产业,PVC、丁腈等主要原料都是炼油的副产品。

因为齐鲁石化的存在,蓝帆医疗和英科医疗两家龙头都位于山东淄博,而且还在同一条街道上,直线距离不足米。

不过,两家企业的发展路径却截然不同。

年,李振平(实控人)、刘文静(现任董事长)等人凑了万从国企下海创业,选择了起点较低的防护手套行业,创办了蓝帆医疗。

受益于当地的石化产业资源,蓝帆发展势头迅猛,4年跻身全球前10,7年登陆资本市场,10年成为PVC手套的全球隐形冠军。

而英科医疗创始人刘方毅则是做贸易起家。年,留学美国的刘方毅在洛杉矶创办一家企业,在北美经营一次性手套贸易,一度是蓝帆医疗的大客户之一。

年,刘方毅依托做贸易积累的成熟市场渠道和供应商资源,创办英科医疗,开始试水手套生产。至今,美国仍是英科最大的市场,贡献近一半的销售额。

作为后来者,英科医疗原本一直在蓝帆身后苦苦追赶。

不过,年开始,成为全球隐形冠军的蓝帆医疗增速开始放缓。站在岔路口上,蓝帆开始多元化扩张,频繁进行大手笔并购:

通过收购新加坡柏盛国际,蓝帆医疗介入心脏支架业务,以11%的市场份额成为全球第四大心脏支架公司;通过收购瑞士NVT,一举成为全球前五的心脏微创企业;通过收购武汉必凯尔,成为特斯拉车载急救包全球独家供应商和亚洲最大的车载急救包生产企业……

特别是年斥资60亿收购柏盛国际,是A股迄今为止最大的跨国医疗器械并购案,曾引发巨大

1
查看完整版本: 口罩疫苗靠边站,它才是今年资本市场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