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原标题:北京地铁这三条线实现AED全覆盖,急救设备操作培训正开展
记者从北京地铁公司了解到,北京地铁已在1、2、13号线车站安装AED设备58台,目前正在集中对员工开展急救设备操作方面的培训。
今天下午,在地铁13号线清河站站厅的AED(自动体外除颤器)设备旁,50名来自霍营站管中心的地铁员工聚在一起,倾听应急培训师王志文讲解AED设备的使用流程。
“车站内的智能急救站都与后台相连,只要有人取出AED设备,后台客服会拨打电话进行确认,还可以指导进行AED设备的操作,同时车站工作人员也会第一时间得知相应情况。”王志文介绍,对于没有操作AED设备经验的人,智能急救站的提供了简要的操作指南。在启动AED设备之后,设备也会通过语音提示操作的各个步骤。
除了AED设备之外,智能急救站还提供了止血包扎带、创可贴和冰袋等医用耗材,需要时也可以操作智能急救站的触摸屏,通过扫码实名免费领用。由于每条线路AED设备的型号不同,取用的流程可能会稍有不同。
北京地铁公司介绍,为进一步健全北京地铁应急救治机制,为乘客安全、健康出行提供更有力的保障,根据北京市交通委的整体安排,北京地铁公司按照每站1台AED设备的配置标准,于10月底完成1号线22座车站(施工中的苹果园站除外)AED设备的配置。年12月初,完成了2号线、13号线35座车站的配置。目前三条线路共配置58台AED设备。记者注意到,在安装AED设备的车站,AED设备的位置已经在站内示意图上标了出来。
在员工培训方面,北京地铁于年开始依托市急救中心,积极开展员工急救及AED设备培训取证工作。培训项目包括现场急救的程序、各类突发疾病的识别和处置、心肺复苏术(CPR)技能以及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操作。经过严格的理论考试与实践操作,目前北京地铁公司所辖线路已有名员工完成急救培训取复证,具备AED使用资质。
为进一步普及安全急救知识,营造互助互救的良好氛围,北京地铁积极采取多样化手段普及地铁安全应急知识。利用地铁网站、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