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一位南昌七旬老人泡温泉时心脏骤停,在生命危在旦夕之际,现场一位医生第一时间实施心肺复苏,老人幸运的捡回一条命。
1月10日,东莞的48岁男子因为自行刮痧导致呼吸心跳停止,经过持续胸外按压和紧急抢救后脱离危险,让家人惊出一身冷汗。
作为一名跑步爱好者,我们经常听说因为运动造成心脏骤停的案例,可以说,心脏骤停就发生在我们周围。
中国人讲“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最大的善良就是救人一命功德无量,对于我们普通人,如果能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就可以在关键时候拯救生命。
1.救命的“黄金四分钟”
据国家心血管中心统计,我国每年约有54.4万人猝死,相当于平均每分钟就有一人猝死,而心脏骤停是猝死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心脏骤停的抢救黄金时间只有四分钟!四分钟之后,大脑等人体组织会因为缺氧发生不可逆转的伤害,即使侥幸救助成功,也会发生脑死亡、植物人等无法恢复的情况,所以在遇到心脏骤停的患者时,在一分钟内使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进行救治,非常关键!
黄金四分钟内使用AED设备进行救治患者的存活率高达90%,远远高于用手进行胸外按压。
但是,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猝死的抢救成功率还不到1%,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在黄金四分钟内实施正确急救,尤其是使用AED设备急救。
心脏骤停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先天的心脏缺陷,或者外部高温、高湿、低温环境甚至熬夜劳累都能引发心脏骤停。
年6月13日欧锦赛B组第一轮丹麦对阵芬兰的比赛在哥本哈根举行,上半场丹麦队的中场埃里克森昏迷倒地,遭遇心脏骤停,现场队医的成功急救在全世界球迷面前上演了一场拯救心脏骤停患者的教科书般操作!
2.心脏骤停如何急救
从电视画面可以看出,队医在第一时间冲到埃里克森身边,只用了几秒钟确认脉搏和心跳停止,队医立即开始对埃里克森进行心脏复苏,胸外按压+人工呼吸+AED设备除颤急救,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埃里克森恢复自主心跳和呼吸,医院继续治疗,现场摄影师拍到了担架上戴着呼吸机的埃里克森意识已经恢复,睁开了双眼,脱离生命危险。
相比于绝大部分心脏骤停患者来说,埃里克森非常幸运,有着专业的队医和设备在黄金时间予以救助,从而转危为安。正如前面的统计数据,99%的患者因为这两个原因不幸死亡,每年给数十万家庭带来悲痛,也让人无比惋惜!而这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心脏骤停如此危险,我们普通人有必要了解和掌握急救方法,在紧急的情况下知道怎么做来帮助和拯救生命。
正如前面所说,使用AED进行急救是最佳办法,如果现场没有AED设备,只能采用人工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方法进行急救等待急救人员到达,AED(AutomatedExternalDefibrillator)是自动体外除颤器的英文缩写,一种可被非专业人员使用的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医疗设备。是拯救心脏骤停的病人生命的关键设备,下面是4个简单操作步骤的介绍,AED设备在使用的时候会有语音提示,可以确保我们普通人可以正确使用。
3.国内目前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公共设施,我们可以越来越多的看到AED设备的身影,可以说,这几年国内AED配置数量发展迅速,但是跟欧美成熟社会相比,还存在相当的差距,体现在如下两点:
1)、目前全中国平均10万人的AED设备平均配置量只有不到2台,而其它国家每10万人AED设备的配置量如下:日本台、美国台、丹麦台,缺口巨大。
2)、缺乏针对社会人群的关于心脏骤停病人的急救知识培训,导致意外发生时错过“黄金四分钟”的救援时间,而急救人员鞭长莫及,赶到时已经悔之晚矣。
针对这两点,我们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改善,如果我们根据日本配置增长测算,中国未来10年AED的缺口超万台,如此巨大的采购量缺口一方面意味着财政的大力投入,也意味着可以用采购量来降低采购成本,利用市场的力量让AED设备生产商配合政府部门进行AED设备的急救培训和普及,而AED这种傻瓜式的“救命神器”可以快速普及到普通人周围并在关键时刻起到救命的作用。
4.最后
心脏骤停等威胁生命造成的猝死事故每年夺走50多万人的生命,急救成功率不足1%的事实可谓触目惊心。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可以在黄金救援时间内大概率拯救患者生命,第一时间通过使用心脏胸外人工按压到使用AED设备方式,都是可以有效挽回生命,可谓功德无量。
跟欧美成熟的AED配置系统相比,国内的AED人均占有率只有国外的零头都不到,这需要政府部门加大AED设备的采购量并优先配置在必要的公共场所,同时通过社区宣传、网上教学等方式普及针对心脏骤停的急救方法,这样才能做到有效覆盖人群,达到降低猝死率、救助生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