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徒步既辛苦又刺激。雨季天在深山野岭中,常常是一会儿乌云暴雨险象环生,如临绝境之悲苦。转眼又成晴天白日,生出风景这边独好的欢喜。这或许是迷倒户外爱好者的原因之一吧。在路上,永远有想不到的困难和未曾见过的美景。
从石鼓镇去到石头乡的公路两边,夏日早晨的田间地头绿意葱茏。苞谷、芸豆和烟叶间不时点缀着些正盛开的万寿菊,薄雾淡云缭绕在田地后方的山腰。转入桃花村方向,窗边,不时闪过一院瓦顶土墙的民房,屋前木栏上拴着牲口。再走,道路变窄,路面也崎岖凸凹起来。房屋掩去,周围绿植更浓更旺。一切显示,我们即将去到的这个阿纳果,会是个美丽之地。
阿纳果位于玉龙县石头乡桃花村西岩组,别称阿那果、阿纳阁。资料显示,阿纳果是国内新晋入门级徒步圣地,与雨崩、哈巴雪山、玉龙雪山并称为“云南最受欢迎的四大徒步地”。境内有原始森林、高山牧场、日出云海、杜鹃花林、云杉林、红豆杉林、嶙峋石山、鸢尾谷与响水河等景点。有着“人间北上广,天上阿纳果”、“十年前的雨崩”、“丽江小香格里拉”、“丽江最后一片净土”的美誉。
一位略晓傈僳语的朋友说,“阿纳果”是傈僳语“姑娘山”的意思。我想,用姑娘来比喻一座山,这山定是美的。当然了,美丽姑娘有时脾气挺大。我们这一天就领略了姑娘的美,走过了原始森林、高山牧场、杜鹃林、云杉林、嶙峋石山。还看到了她深藏山谷中的那片美丽花海。当然,在看花海之前,我们也领教了她恶风暴雨,瞬间翻脸的暴戾。
车停定,众人到集结地整装待发。面前是一大块草甸牧场。从此处,大伙分两头爬山。本来想绕一段路多看些景点的十多个人,后来阴差阳错地远离了大部队,且这十多人,又在不觉中分别爬向了不同方向的山头。
我们一行十三人,走了一阵又折过路来,紧赶慢赶,事后才知还是在响水河上一座桥处与大部队方向走反了。于是成为了一个临时小分队,由两位资深驴友带领爬山。队伍后头,还有五位女士,她们则一直朝前,走到预期汇合处,有绕一段路看看的想法,也与大部队相去甚远了。于是当天的爬山,分成了三支队伍。
我们这个小分队,在两位资深驴友老师的带领下,所走的路,不经意间绕开了所有的人工设施,比如一号营地......比如鸢尾谷——相比我们后来见到的花海,错过了鸢尾谷不算太遗憾。虽此地的鸢尾是野生鸢尾,但经过改良驯化人工栽种的大花鸢尾,在我们平日居住地附近的绿化带上是见到过的。而且在隔天我们去到的格拉丹草原上,也见到了野生、并且还开着的鸢尾,虽不是那么成一大片,但也算补赏了这个野花。
我们一直怀揣追赶大部队的想法,奋力往大山高处爬。爬呀爬,就是看不见前头人影,山中又无信号,就想着爬到山顶总该有信号可以联络了吧。于是沿山间小路爬了这边又爬那边。直到来到一个高山顶上,山雨欲来,仍无信号。看时间,已过了饭点。于是,找地儿坐下吃随身带的路餐。
午饭后,我们这个小分队,曾有那么一个时段,迂回地在一个山脊上寻找出路。恰在这时,周围山头的乌云都朝我们涌来,雨点齐刷刷地打了下来,一时天昏地暗。大家都不说话,撑开伞,默默紧跟两位探路者。后来知道这只是短暂的一道坎儿,并无大碍。
我不知道当时驴友们的想法和感觉。当时我本人是紧张了一阵的。我的思维瞬间启动了一些户外紧急情况和日常安全常识的勾兑。记得我朝身边的伦子说:你跟紧前边,我就来,如果远了我们喊话联系(当时能见度很低)。然后迅速做出一连串动作:取出背包里的脚套戴上;重新扎牢鞋带、拴紧背包带;戴好手套;从腰包里摸出几粒能量粒儿放嘴里。然后握紧登山双杖,快步跟上部队。同时脑子里盘点着:要克复前路可能的艰险,首先要保存体力,能帮助别人则帮,比如出门前,我从家存的急救包里拿来了急救毯,还有野外紧急必备的XXX等等。若我帮不了别人,一定不能成为别人的拖累,多年习得的安全知识和平日的强身健体锻炼,今天正派上用武之地!
众人在雨帘中穿过一片山间草甸,然后朝右边山谷下切。拄着登山杖,拽着树枝,连滑带走向下穿过一片密林。只听走在前头的驴友大声喊道:哇哇,太好看了嘛!快来看赶紧看,一大片花海耶!
雨还下着,已经小了,偏西的太阳从云层间斜射过来。一群人踏进太阳雨罩着的一大片花海。
这是一片开在两座高山之间坡地上的花海。人下到坡脚,放眼望去,满沟满槽拥塞着正盛开的一种紫红色花。成片的花,高高矮矮,根盘根叶碰叶花傍花地开着。朝上直延到两山夹出的溪水边,向下伸进远处逐渐变窄的沟谷树丛中。花根处是湿地,人稍微站得长了,双脚就陷进海绵般的泥沼里。所以不能在同一个地方站长了,往往是前脚才寻到一个落脚点,后脚得赶快找立足之地。我们不得不边大声赞叹着花的美丽,边迅速穿过左侧山脚,来到两山聚拢处的溪涧石头处,再细看这片无意中发现的,深藏阿纳果腹地的美丽花海。
且看那花,叶子像南瓜叶,出架的花紫红色,花的形神有点像庭院里栽种的海棠。我们回想起这一路上,是多次见到过这种植物的。在此前走过的山谷中、溪水边,还有透得进阳光的原始森林间也有,只是更多时候,它只是长出了硕大的叶子。有时在清澈细小的山涧边,偶有开出花来的几丛。那时都没太引起大伙的注意,只觉得老有些像南瓜叶的林下溪边植物一路随行。直到看见它们成群成堆热热闹闹的开在这个深山谷中,叫人惊异这位美丽的姑娘“阿纳”,把最美的这一片真正叫得上繁花似锦的花儿们,藏在了山谷深处,而且是要在众人经过了一段大雨里迂回前行的艰难山路以后,才用花团锦簇来迎接远方的客人。
后来我用所照的图片在网络上搜索,得知这花叫做海仙报春。多好听的名字呀!你看,山间花海的仙子,在给人们报春呐!可谓人间早已夏月天,山里春光正当时。
辞别花海,越过石墩和沼泽,穿到对面山坡上。在山腰处放眼看,发现这是一座很漂亮,整个都覆盖着绿茸茸青草的一片高山草甸。这时的天已云开雾散,右下方是刚才经过的那片花海,花海上方是曾经发过威的那座山,此时在雨过天晴里绿枝招展,山顶的树枝顶着几片抖动的白云。我们站立的这座山,延展出一个个大大小小柔和的曲面,面上覆盖着绿绒绒的青草。高低错落走着的驴友在这方高山草甸里,都小小的,缓缓的移动着,看上去渺小得可爱。
走在螺旋似盘绕在山腰道上的我们,三三两两切出一道道漂亮的景。经过了之前的乌云压顶大雨滂沱,趟过那片花海时,已经感觉挺值得挺陶醉,而在跨了那个两山间的溪涧石滩,陡然置身于一座绿得可爱的山腰间,就觉得我们又捡到了今天的另一个惊喜了。
走在前头的一位强驴女老师回头举着登山杖,大声问大山、花海、身边人:想清了没?到底什么是幸福?我不假思索大声回应:幸福就是山脚那片花海,脚下这片草地,身后这座山!
之后的路,有平坦有崎岖,时而欢畅时而紧张,也不乏一些小惊险和小确幸。常常,平坦放松处,大家谈笑风生分享美食。艰难处,前后照应相互鼓励。比如,冲下一道流淌着雨水、路间有乱石设置障碍的坡,唯有握紧拐杖,眼瞅准了,胆大心细往前而已。还有响水河上那座不得不自己独自走过的独木桥,摇摇晃晃,颤颤巍巍,虽有驴友在两头接应鼓励,但,桥,还得自己过!你看,再胆小的驴友,自个给自个鼓鼓劲壮壮胆,抖擞出别人行我准行的想法,咬牙也就走过去了。
过完独木桥没多远,就来到了响水河支流汇拢的山涧大石滩,一派巨型白石摆出的坚硬石头阵,可够欣赏一番。
告别大石滩,朝早晨集结方向翻过一个缓坡,来到一个牧场。正朝左上看着,远处走来了大部队的身影。双方高兴:我们这是在信号中断、之前无联系的别后重逢,而且是在下山途中而不是出发集结处。真是无缘不结伴啊,我们与大部队胜利会师了!
继续走到集结处,等待另外一个小分队到来。有驴友建议:要不大家先走到停车处,在那等她们,兴许她们已经在那里了。果然,大部队来到停车处,五位女士已经在车上了。还一个劲跟头儿李老师说:老师我们错了,下次再不敢了!老师问她们走过的线路后,还肯定了她们几位的机智果敢呢!
这座山里,还有一些小精灵也是一路如影随形陪同着,就是这个季节特有的众多野生菌。知名的不知名的,或成群成簇,或遗世独立。有的躲在草丛里偷窥来人,有的扒在树上作瞭望状,还有的是一个家族占据着一个山头,大聚居小群居。我们这个小分队,就在几位识得菌子的驴友带领下,捡拾了一些白虎掌。对于识货者,这可是一种不错的菌子哦。
来到黎明乡中兴村的餐馆,已是上灯时分。点妥晚饭的菜品后,众人拣菌洗菌,请店老板帮忙炒熟了上桌。
开饭已近夜里十点,驴友斟上从家里带来的美酒。那五位女士,率先去到头儿身边:老师欸,敬您呀,我们错了,下次一定不乱跑了!说完举杯,豪爽干了。老师不仅原谅,还表扬:不错不错,练出来了,今后若不慎走岔,要像今天一样,认准方向,胆大心细,勇往直前!
我面前的酒杯也斟上了酒。餐馆小楼顶上的灯光倒映进酒杯,杯沿折射出炫目七彩光柱。驴友们的笑颜和欢声,合着窗外金沙江面飘来的轻雾,绕成一个个圈儿。圈儿绕着七彩光柱,一叠叠一层层朝上旋,旋儿碰撞着飘忽头脑中溢出的爬山滋味。这滋味,除过酸甜苦辣咸,还多出个说不出名儿的味。什么味?是以爬山徒步方式调制的一种如鸡尾酒般的滋味吗?叫什么呐?姑且叫“刺激”吧!
酒未沾唇,人已经醉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