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学习笔记如何鉴别气胸与肺大疱 [复制链接]

1#
引言:

作为临床医生,我在平时的工作中,常常碰到气胸,但也有碰到肺大疱的,感觉有时候,二者很难鉴别。

那么有没有鉴别方法呢?

何为气胸?

任何原因使胸膜破损、气体进入胸膜腔,并导致周围肺组织受压,称为气胸。

气胸分类依据

分类依据主要有两种/p>!根据气胸的原因,分为

自发性气胸

创伤性气胸;

前者又根据是否存在原发病因分为: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PSP)

继发性自发性气胸(SSP)。

!根据气胸时胸腔内压力及病理生理改变

根据气胸时胸腔内压力及病理生理改变,将气胸分为3个类型/p>

①闭合性气胸(单纯性气胸),

即由于肺萎陷或浆液性渗出物使胸膜裂口封闭,不再有气体漏入胸膜腔,此时胸腔内压力高于大气压,但经抽气后胸腔内压力可降至负压;

②交通性气胸(开放性气胸)/p>

胸膜裂口因粘连或受周围纤维组织固定而持续开放,气体随呼吸自由进入胸膜腔,胸腔内负压在大气压上下波动,抽气后压力无改变;

③张力性气胸(高压性气胸)/p>

胸膜裂口形成单向活瓣,吸气时裂口开放,空气进入胸膜腔,呼气时裂口关闭,气体不能排出,导致胸腔内积气增加,使胸腔内压升高成正压,抽气至负压后又很快变为正压。

肺大疱的分类

肺大疱可分为:

先天性

后天性

!年肺大疱定义

年肺大疱定义为直径超过1cm的气肿性气腔,大多数肺大疱继发于肺气肿。

其外周是破坏的肺组织,内部有很多纤维条索交叉。

肺大疱的基底部常有小的细支气管开口。

!年Reid提出了的三种类型

①肺大疱呈蘑菇状突出于胸膜表面,伴有一细颈(蒂)及气囊,代表小部分肺组织过度膨胀;.

②肺大疱有一个广蒂,主要是由胸膜下浅表的肺相对小的过度膨胀而成,囊内基底部常有一些组织索带;

③肺大疱仅表现为胸膜表面的中度突出,主要是较深部肺组织的过度膨胀,这种大疱大多没有明显的蒂,而且其囊内有气肿性的肺组织。

何为肺小疱?

肺小疱则是胸膜内的局限的气腔,有很薄的胸膜覆盖,与基底部的肺实质有明显分界,主要是由于胸膜下肺泡破裂而致。

肺小疱外壁为脏层胸膜,基底部的肺组织为正常肺组织。

肺小疱较小,多在外周,常见于肺尖部。

少数情况下,肺小疱可融合成很大的气腔或巨大的肺大疱。

临床外科分类

临床外科常将肺大疱分为两类/p>

①肺大疱伴正常的肺组织:这类约占20%。

常位于肺尖部,与周围分界清晰。

即使肺大疱巨大且压迫周围的肺组织,患者仍可能无明显症状。

②肺大疱伴弥漫型肺气肿:约占80%。

起初,肺大疱只是弥漫型全小叶型肺气肿的局部扩大。

这类肺大疱往往多发,呈双侧性,大小、程度各不相同。

患者的症状主要取决于其余肺的气肿程度。

肺实质的基本结构丧失,肺叶内在扩大的气腔及肺大疱的界限不清。

重点:鉴别诊断

局限性或包裹性气胸与巨型肺大疱鉴别。

两者在症状、体征和X线胸片上均类似,鉴别要点为:

①巨型肺大疱病史长,症状发生较慢;

而气胸病史短,症状多突然发生。

②大疱气腔呈圆形或卵圆形,位于肺野内;

而气胸为带状气影,位于胸部外带胸膜腔内。

③肺上部大疱可见基底缘向下凹陷,下缘下外方肺组织向上外方伸延,

而上胸部包裹性气胸其外下方气影向外下方倾斜。

④肺大疱若在下叶,则肋膈角圆钝,贴近胸壁处可见到被挤压的肺组织和(或)胸膜,气腔内无液平面;

而气胸患者肋膈角可见到液平面。

⑤经较长时间观察,肺大疱体积基本不变,

而气胸的形态则变小,最后消失。

怀疑局限包裹性气胸者最好行胸部CT检查,能够区别巨大肺大疱和局限性包裹性气胸。

END

文/图:啰嗦

类型:学习笔记

啰嗦探案

您的喜爱,我的动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