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什么是自体关系心理学 [复制链接]

1#
自体关系心理学(selfrelationspsychology)是研究自体“内化客体和自体需要”关系的心理学理论,自体关系心理学理论认为自体关系的发展是自体发展的基础。有马侗领首次提出,并发展成一种系统的心理学理论。这个概念在马侗领所著《自体的发展》一书中得到详细阐述。一、自体关系由自体关系的概念可以看到,自体关系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内化客体。内化客体是指内化到自体内部的客体形象,这个客体形象成为自体的一部分,并且和自体结构的需要结合建构成心理功能。自体关系的另外一部分是“自体需要”,自体关系心理学把自体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混沌期,脆弱期,自恋期,巩固期,实现期。这些时期都有自己需要和特点,因此这五个时期称也称为五种自体结构。如果每个时期的需要得到适度的情感回应,个体将会将客体内化,与自体结构的需要结合形成自体关系功能(心理功能),那么个体的自体结构将会得到完善,人格将会得到良好发展。如果这些时期的情感需要没有得到恰当满足,就会导致心理功能的缺失,自体结构的缺陷,人类的自体结构的发展可能会出现停滞,形成各种心理问题。自体结构需要心理功能的建构才能得以完善和发展,所以说内化客体是否适当,直接影响到心理功能的建构,最终影响到自体结构的发展。说明:自体关系的两部分,“内化客体”之前被称为内化的“自体客体”,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容易产生混乱,因此改为“内化客体”。自体的“自体需要”之前称为“自体结构”,发现不易理解。因此,改为自体的“自体需要”。自体的“内化客体与自体需要”结合形成心理功能。因为自体关系本质上是指自体内部的关系。二、发展阶段混沌期(0-6个月,会延续到1.5岁左右):混沌期的孩子和母亲是一体的、共生的,像在子宫里一样,当然孩子也很难分清自己和客体的区别,一切都是交织着一起的,没有完整的自我意识。这个时期就像一颗种子蕴含着心理发展一切原始材料,包括强与弱的两级。脆弱期(6个月-3岁左右):婴儿这个阶段还没有健全的心理功能,心理功能都托管在父母身上,婴儿内心还很脆弱,对重要的抚养人极大的依赖,这个时期孩子需要大量认同父母,建构各种心理功能。自恋期(3岁左右-6岁左右):这个时期,孩子表现为强烈的自恋需求,期待父母理解、欣赏与镜映,最终达成自恋感的确立。巩固期(6岁左右-12岁左右):在这个时期,自体结构得以基本形成,孩子期待周围的人对他的自恋感继续理解和镜映,以及在父母的陪伴下继续成长和巩固,向更加成熟发展。实现期(12岁及以后):这个阶段是孩子发展成熟的重要阶段,这时的青少年希望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实现自我。这种能力进一步实现心理强大感的客观化,真正形成内心强大和某种现实强大的相互呼应,如果不能实现内心强大和某种现实强大的相呼应,也会导致内心的虚弱和不稳定。三、情感需要情感需要是人类成长过程中重要的需要之一,情感需要满足程度直接影响一个人的自体结构发展,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功能。不同的心理发展阶段,人类有不同的情感需要,特别是早期的三个阶段,情感需要是否得到适当的满足对人类心理发展至关重要。混沌期:融合需要和抱持需要脆弱期:可爱需要和涵容需要自恋期:夸大需要和镜映需要四、自体发展阶段与弗洛伊德力比多发展阶段的呼应混沌期、脆弱期、自恋期、巩固期、实现期(自体发展阶段)口欲期、肛欲期、性器期、潜伏期、青春期(性发展阶段)人精神世界的发展表现两个主要方面,一个是性结构的发展,一个是自体结构的发展。弗洛伊德重点研究了性发展障碍对人类精神的影响,并且提出性结构发展的五个阶段。自体关系心理学提出的自体发展阶段,更多体现在自体结构发展方面的研究,自体结构和性结构,是两个相对独立、相互呼应的系统。根据人类心理的发展和表现来看,到了青春期似乎最终统一到自体的统整之下。当然,如果性发展出现严重的早期问题,性结构将严重影响自体结构的发展。甚至导致人格发展的停滞,有些严重恋物癖患者的人格发展出现的非常滞后。通过对心理发展的研究,我们似乎回到弗洛伊德发现的关于性本能和自我本能的心理双本能现象上。弗洛伊德认为,自我的每个阶段力图和性组织的每个阶段相互协调,寻求适应,否则就会产生冲突导致神经症。弗洛伊德还认为自我本能的发展有赖于性本能的发展。但他认为他对于自我结构还不是很熟悉。从自体的研究角度看来,自体结构和性结构是并列发展,相互影响的。自体发展并非性发展的前提,性发展也不是自体发展的前提。但两者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到了青春期性结构发展相对完成,最终统一到自体统整之下,但即使这样,强烈的性能量在特定情况下,依然可以对自体结构造成严重的冲击和破坏。自体结构和性结构发展不一样的是,自体结构有其本能的需要倾向和框架,但自体结构的完成,需要内化客体结合自体的需要形成心理功能,填充到自体结构内部,随着不同心理功能的建构和完成,每个阶段的自体结构建设才能得以完成,然后才能继续发展。自体结构的发展似乎比性组织的发展更加复杂,性结构的发展似乎随着身体的成长自然发展成熟,主要是发展过程中容易导致性目标和性对象的混乱。自体的发展研究,似乎让我们进入一种新方向,带来更多的新思考,这些我们将在今后的文章里详细讨论。自体关系心理学对病因学的理解自体关系心理学认为,自体关系建构心理功能,自体结构有心理功能组成。所以,一个人心理的发展是自体关系的发展,自体关系的发展影响心理功能的发展,心理功能的发展影响自体结构的发展,自体结构的发展影响个体的人格发展。如果自体关系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一个人的心理功能将出现缺失,自体结构就会产生缺陷,导致心理冲突,产生心理问题。一、混沌期:如果一个人在混沌期没有得到良好的照顾,没有获得基本的情感需要和安全感,孩子将会出现弥散性不安全感,影响下一个阶段的发展,严重的会导致精神分裂。二、脆弱期,这个阶段是自我意识萌发成长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也是大量心理功能形成的至关重要时期,如果这个阶段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孩子的基本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形成,或者不稳定,孩子的情感恒常性也得不到建立,孩子自我形象不稳定。如果出现大面积的人格发展停滞,那么一个人可能会形成边缘型人格障碍以及广义边缘人格障碍(或者边缘人格结构)包括各种人格障碍等。如果有轻微的细小问题,可能形成某些神经症性的心理问题。三、自恋期:这个阶段是发展自恋感的重要时期,个体需要建构各种自体关系功能来维持和巩固自恋感,最终达成自恋感到确立。比如自我认同功能,自我镜映功能,最终通过达成自我的呼应关系来完成自恋感的确立和稳定。如果这种心理功能没有或者不稳定,那么一个自恋感就得不到建立。如果出现大面积的人格停滞,那么一个人可能会产生自恋型人格障碍和广义自恋人格障碍(或者自恋人格结构)。如果出现细微的问题,或者更晚期的问题,可能会形成神经症性的心理问题。四、巩固期:这个阶段是自恋进一步巩固阶段,最终形成以自恋为核心功能的整合,人类的基本功能得以完成。这个阶段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巩固,一个人可能出现结构不稳,甚至产生某些心理问题。五、实现期:如果个体心理功能得以完成,一个人就像竣工的大船,开始到大海上试航,独自完成自己的事情。通过自己的功能,独立的生活,为自己建立人际圈,获得营养等。最终达成客观的强大与内心的强大相互呼应,一个人内在的发动机源源不断的给自己动力,自我实现给这个发动机源源不断的能量。如果一个人受到前面几个阶段的影响,导致不能自我实现,一个人的人格是不稳定的,随时有退行的危险。自我现实对于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觉得自我实现就是自食其力,有的人觉得自我实现是要成为一名科学家等。这五个阶段是流动的,退行和前进会随时发生。因此人的心理问题会因为随时退行产生,但也会因为成长得以修复。但早期大面积停滞的严重的人格问题,成长起来可能不是那么容易,心理结构完善和成熟的人,内心比较稳定也不容易严重退行。自体关系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人类心理成长中每个发展阶段的需要是不一样的,因此心理咨询的过程,需要根据每个发展阶段的不同,给予不同的回应和解释,建构或者修复心理功能。并且这些阶段是有机连续的,随着心理咨询的进行,来访者的内心将会阶段性的变化,咨询师需要阶段恰当的提供关系。自体关系心理学的重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