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心电图导联体系
在人体不同部位放置电极,并通过导联线与心电图机电流计的正负极相连,这种记录心电图的电路连接方法称为心电图导联。电极位置和连接方法不同,可组成不同的导联。在长期临床心电图实践中,已形成了一个由Einthoven创设而目前广泛采纳的国际通用导联体系(leadsystem),称为常规12导联体系。
1肢体导联(limbleads)
包括标准肢体导联I、II、III及加压肢体导联aVR、aVL、aVF。肢体导联的电极主要放置于右臂(R)、左臂(L)、左腿(F),连接此三点即成为所谓Einthoven三角(图5-l-8A、B)。
在每一个标准导联正负极间均可画出一假想的直线,称为导联轴。为便于表明6个导联轴之间的方向关系,将I、11、III导联的导联轴平行移动,使之与aVR、aVL、aVF的导联轴一并通过坐标图的轴中心点,便构成额面六轴系统(hexaxialsystem)(图5-1-8C)。此坐标系统采用±°的角度标志。以左侧为0°,顺钟向的角度为正,逆钟向者为负。每个导联轴从中心点被分为正负两半,每个相邻导联间的夹角为30°。此对测定心脏额面心电轴颇有帮助。
肢体各导联的电极位置和正负极连接方式见图5-1-9和图5-1-10。
2.胸导联(chestleads)
包括V1~v6导联。检测之正电极应安放于胸壁规定的部位,另将肢体导联3个电极分别通过5K电阻与负极连接构成中心电端(centralterminal)(图5-1-11)。
胸导联检测电极具体安放的位置为(图5-1-12)
/p>
V1位于胸骨右缘第4肋间;
V2位于胸骨左缘第4肋间;
V3位于V2与V4两点连线的中点;
V4位于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相交处;
V5位于左腋前线与V4同一水平处;
V6位于左腋中线与V4同一水平处。
临床上诊断后壁心肌梗死还常选用v7-v9导联
/p>
v7位于左腋后线v4水平处;
v8位于左肩胛骨线v4水平处;
v9位于左脊旁线v4水平处。
小儿心电图或诊断右心病变(例如右心室心肌梗死)有时需要选用V3RV6R导联,电极放置右胸部与V3-V6对称处。
需要指出:所有的导联实质上都是“双极”导联,因此,近年来建议在描述标准肢体导联、加压肢体导联和胸导联时,不应再区分“单极”和“双极”,也不应再使用这两个术语。
(来源于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第九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