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注
长沙市妇幼保健院普儿科最近来了一位特殊的患者。一名7个月大的男宝宝在肌内注射疫苗后,注射部位出现了大片瘀斑,血红蛋白明显下降,这可吓坏了孩子的爸爸妈妈。接种疫苗后,注射部位皮肤出现大片瘀斑,是什么原因?是疫苗的不良反应,还是有其他问题呢?
常见的疫苗不良反应,分为全身反应:发热、烦躁、易激惹、睡觉不踏实、食欲减退、呕吐、腹泻、皮疹、嗜睡等;局部反应:接种当天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热、痛、硬结。但这些反应都是暂时的,一般持续2-3天。
很显然,该患儿疫苗注射部位皮肤出现大片瘀斑,血红蛋白明显下降是不能单纯用疫苗不良反应来解释的,通过血小板、凝血因子、凝血全套、DIC等相关检查后发现患儿凝血因子Ⅷ缺乏,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明显延长,患的是一种性别歧视病——血友病,因为该病患者几乎都是男性,女性患者极其罕见。
什么是血友病呢?
血友病是一种X染色体连锁的先天隐性遗传出血性疾病,由女性传递,男性发病。主要包括血友病A和血友病B两种类型。其发病率为(5-10)/10万,而血友病A较为常见(占80-85%),血友病B约占15-20%。血友病大多在2岁时发病,亦可在新生儿期发病。
血友病A为凝血因子Ⅷ缺乏,血友病B为凝血因子Ⅸ缺乏。血友病以出血表现为主,出血症状可发生于患者的任何部位,以关节、肌肉多见,约占70-80%,不予正确治疗可致残;而颅内、消化道、咽喉部位出血属于危重症出血,可致死;及时准确的诊断和积极正确的治疗是减少出血并发症的关键。
临床分型
轻型:大的手术或外伤可致炎症出血,罕见自发性出血;中间型:小手术/外伤后可有严重出血,偶有自发性出血;重型:肌肉或关节自发性出血。
治疗
出血后静脉输凝血因子,是血友病最主要的治疗手段。
如果家中有血友病患儿,家长如何照顾呢?
1.孩子自幼养成安静的生活习惯以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外伤出血;学步期避免使用学步车;日常活动环境中减少锐利家具;学会正确的刷牙和口腔护理方法;避免使用阿司匹林和非甾体抗炎药;避免肌内注射等。
2.对于表面创伤、鼻或口腔出血可局部压迫止血,关节出血时应制动、休息、冰敷、压迫、抬高患肢,避免患肢负重,如果是严重的内脏出血,应立即就医。
3.对于重症患儿,可采取预防性治疗以预防血肿形成和关节畸形。
普儿科
普儿科是长沙市儿童急救中心,编制床位31张(含PICU6张)。开展了包括呼吸、消化、神经、血液、心血管、泌尿系统等常见疾病的防治及各种危、急、重症患儿的监护与治疗,尤其擅长重症肺炎、儿童支气管哮喘、气道异物、腹泻病、颅内感染、川崎病、惊厥、小儿贫血等疾病的诊治。
联系
-
文稿:普儿科
排版:*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