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集中服务”发挥出最大“集约效应”
——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全力深化“放管服”工作
群众在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接受便捷服务7月29日,记者就如何进一步落实“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和改善营商环境,打通服务企业和群众办事“最后一公里”,走进市政务服务管理局。
“为进一步实现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我们进一步加快规范化建设步伐,积极开展集中式服务。”市政务服务管理局负责人介绍道。
如何营造宽松舒适温馨的群众办事环境?市政务服务管理局进一步完善中心咨询服务、办事等候、自助服务、投诉受理、视频监控和休息等候等功能区域,设置明晰的引导及指示标识标牌。进一步加强身份证读卡器、排队叫号机、智能触摸查询终端、自助办理一体机、窗口显示屏等智能化设施设备和办事椅、休息椅、打印复印、饮水机、擦鞋机、急救包、老花镜、图书阅览、手机充电站、轮椅等便民服务设施配备。同时,进一步全面梳理各级行政机关、公共企业事业单位直接面向企业和群众提供的行政职权、公共服务等具体办理服务事项,并全部纳入各级政务服务实体大厅、网上大厅集中办理。各级中心还分类设置企业服务、社会事务、投资审批、中介服务、公共资源交易等综合服务窗口,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尤其将市、区不动产交易登记、社保、医保、就业、税务、公安户籍办理等全部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开展服务,在“集中服务”中实现“集约效应”。
“随着我市建设现代化大城市步伐的加快,加强对外开放,构建外向型经济,如何更好地吸引投资者和创业者到我市发展,并实现‘双赢’,着力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就显得尤为重要。”市政务服务管理局负责人接着介绍道。
如何实现“一网通办”?我市各级围绕行政许可、行政给付、行政处罚、行政确认等行政权力、公共服务事项以及内部审批事项等领域进一步开展梳理录入,所录入事项实行市、县、乡、村不同层级的同一政务服务事项保持名称、事项类型、法律依据、基本编码、申请材料、流程时限、收费依据和标准、注意事项、联系方式等要素的统一。进一步充实完善各级网上大厅栏目内容,扩大网上办理事项覆盖度,统一全市政务服务事项办理入口,推动政务服务由实体向网上延伸。同时,全面提升网办效率和成效,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压缩法定时限超过50%,在线预约90%以上,网上可办率达75%以上,各级各部门网上大厅互联网申报受理量不低于实体大厅窗口受理量1%以上。
“为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一个最便捷、低成本、高效率的平台,让办事企业和群众‘最多跑一次’是我们工作的出发地,也是我们服务的最终落脚点。”市政务服务管理局负责人由衷地说道。
为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市级和5县(市、区)个政务服务职能部门、75个乡镇(街道)把共计项政务服务事项列入“最多跑一次”办理事项清单,要求各级各部门按照公开公示的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向企业和群众作出公开承诺,全力为办事企业和群众提供优质的“最多跑一次”服务,进一步改善全市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创业者入驻保山,助力保山高质量跨越发展。
“要进一步优化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改善营商环境,除了优化常规服务的同时,还应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多想一些更便捷,更见实效的路子和招数。”市政务服务管理局负责人接着说。
在推进政务服务方式创新中,市、区两级建成全省首个24小时自助服务大厅,下班后群众可通过身份证和人脸识别系统进入自行办理业务,可以说24小时全天候“不打烊”。积极开发应用“保山政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