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贫困公益援助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4707223.html据澎湃新闻报道,11月20日下午,新华社国际部专稿中心主任徐勇,在位于北京的办公室中突发大面积心梗而去世,年仅56岁。近年来,类似的报道可谓层出不穷,很多年富力强、正值事业黄金期的中青年精英人士,都是被突如其来的心梗击倒的。电视剧中常有这样的画面出现,年过花甲的老年人因受到某种刺激,情绪异常激动起来,突然痛苦地手捂胸口、倒地不起,这基本还原了心梗发病时患者的状态。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面,心肌梗死总是来得那么突然,无缘无故就把人推向了死亡的边缘。事实上,每一例急性心梗的发作,都不是无缘无故的。心肌梗死的病因,绝大多数都来自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根据病理学研究,几乎所有的地球人,从30岁开始都会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只是发展的速度和程度有所不同而已。当冠状动脉狭窄超过50%时,人们就会感觉到明显的心绞痛症状;当冠状动脉狭窄超过70%时,心肌梗死随时都会到来。
尽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与家族遗传和年龄增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某些慢性病和不良的生活习惯,却会促进病情的发展,使心肌梗死的发作提前到来。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高尿酸血症,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主要慢性病;高盐、高糖、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饮食,久坐不动,体重超标,吸烟喝酒,睡眠不佳以及紧张焦虑的情绪,都是加速心肌缺血状态的不良生活方式。
控制慢性病的各项指标,以及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心肌梗死的根本措施。重视心肌梗死来临前的某些报警信号,及时就医也能起到挽救生命的作用。这些报警信号主要有:
1、持续数日的疲惫不堪
即使得到了充分的休息,也无法缓解身体的疲劳;常常还伴有胸部不适、呼吸不畅,稍一活动就心悸、烦躁和气短等症状;
2、无诱因的胸口憋闷和心绞痛
约一半的心梗发作前,患者都会频繁发作心绞痛;如果心绞痛的发作诱因不明显(如体力活动、情绪激动等),持续时间比较长,服用急救药物也得不到明显的改善,都应该及时就医;
3、其他不典型症状
有着患者心绞痛的症状不明显,但会出现无缘无故的大汗淋漓、恶心呕吐、心动过速或者血压大幅度波动等症状,这些都是心肌梗死即将来临的征兆。
前面我们提到,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高尿酸血症患者都是心肌梗死的高危人群,饮食不节制、缺乏体育锻炼、体重严重超标、吸烟喝酒等因素则是心肌梗死的高危因素。存在这些情况的人们,还需要特别留意心肌梗死的十大高危时刻,分别是:吃得太饱时、大量喝酒时、用力排便时、剧烈运动时、饱餐或者空腹洗澡时、过度激动时、过度悲伤时、精神压力过大时、夜间打呼噜时和气温骤降时。心肌梗死的高危人群,应该尽量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还要尽量避免这些高危时刻,才能有望战胜心肌梗死的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