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缅北反攻战兰姆伽打造天下一军 [复制链接]

1#

01

兰姆伽是印度东北部比哈尔邦的一座偏僻小镇,一战时期,英国人在这里修建了一个巨大的战俘营——占地50平方公里,有多栋大小房屋,整个营区纵横都有良好的沥青石子公路连接,军卡和吉普车可以开到野外训练场任何一个角落。

二战爆发后,为了关押意大利战俘,英国人再次启用兰姆伽战俘营。

史迪威选择兰姆伽作为中国驻印军的基地,是一个十分正确的决定。

■交通:兰姆伽位于印度大港口加尔各答以西公里,两地有铁路相连,也就是说,加尔各答港的大量物资能够很轻松的运输到兰姆伽训练营。

■天气:兰姆伽处于印度的霪雨区外,不受雨季旱季影响,可以常年训练。

■地形:兰姆伽周边数百平方公里都是荒凉的沙地和干枯河谷,几乎没有印度人居住,可以随意设置训练场和靶场。

■安全:近处是大片干枯沙土地,远处是高山密林,日本间谍根本无法进行渗透。

战俘营和军营其实差不多,都是住军队的,只不过条件差一点而已。不过,即使条件再差,也是砖瓦房,水电门窗床都有,比国内的普遍存在的茅草军营不知舒服多少。

为了把战俘营升级为训练营,美国人对兰姆伽战俘营进行了改造,新建了宽阔的训练场和打靶场,搭建了整齐舒适的帐篷营区,至此,兰姆伽训练营拥有了齐全的训练和生活设施,成为一座能容纳数万部队的理想练兵场所。

02

自年抗战全面爆发以来,面对日军的进攻,中国军队一般只有被虐的份,究其原因,不外乎装备不如人、训练不如人。

装备,不仅指武器装备,还包括衣食住行医等后勤保障。在兰姆伽训练营,中国军队第一次体会到了鸟枪换炮的感觉。

以中央军为例,新兵报到,会分到一套军服、一顶军帽、一副绑腿、一条子弹袋,几双草鞋,冬天的时候有一身棉衣,下雨的时候有草帽和斗笠。至于毛巾嘛,根据黄仁宇的回忆,一个是一个排共用一条,一个人有传染病,全排感染,比如红眼病。

国军军装

一套衣服,脏了怎么办?破了怎么办?

脏了自己洗,破了自己补,实在补不好的,就只能穿老百姓的衣服。

戴个军帽,穿个普通的上衣,然后穿条补了又补的军裤,足蹬草鞋,你能想象那画面有多美吗?所以,一般情形下,国军形象应该比丐帮好一点,不可能像影视剧中的那样干净整洁,光彩照人。

然而,进入印度之后,他们遇见了土豪,而且是世界第一的土豪。

土豪一出手,驻印军士兵立马被吓晕了:

战斗帽、钢盔、T恤、夹克、军服(夏冬装)、羊毛衫、棉纺内衣裤、羊毛短袜、衬袜、帆布护腿、帆布胶鞋、大头皮鞋、毛毯、橡胶雨衣、橡皮垫褥、野战水壶、手电、遮风镜、防蚊头罩、毛巾、铝饭盒、行军背囊、防毒面具······这一大堆只是一个人的装具而已。

英式军装和美式军装

你能想象中国士兵们那种震惊和喜悦的心情吗?

在国内,国军吃的很天然、很有机、很绿色。以一个班为例,吃饭两个桶,一个桶是糙米,另一桶不是青菜就是萝卜,这样的搭配,基本不会缺维生素,但是也基本不会有蛋白质和脂肪。营养跟不上,还要进行高强度的训练和作战,能不面黄肌瘦吗?身体能不羸弱吗?

英国人很粗暴,直接上牛肉罐头、麦片、饼干,蔬菜、大米、食油、肉类甚至茶叶等,自行去给养站领取,自己开伙,敞开吃,能吃多少算你自己的本事。校级以上军官每天还有牛奶、面包、水果、咖啡、香烟、糖果等提供。

不管口味如何,营养是绝对的能保证的,与国内相比是简直是天上和地下的区别。

当兵是有饷银的,驻印军的饷银由英国人掏腰包,每人每月20个卢比,零花完全足够,大锅饭吃腻了也没关系,你可以用零花钱到镇上的中餐馆改善伙食。

住前面说了,不再赘述。

有路的地方就有卡车,没路的地方有专门的骡马运输。这一点,后面的战斗中会经常体现,不再赘述。

记得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中,有个说着一口关中话且十分和蔼的老军医郝西川,绰号郝兽医。据说这个郝兽医自学成没成才,却成了半吊子医生,但从来没有救活过一个病人。

郝兽医剧照

其实,在国内的军队中,像郝兽医的这样的军医比比皆是。但是没得选择,半吊子总比什么都不懂的强。

医院能提供什么医疗服务呢?包扎,包扎,还是包扎。

包扎之后呢?自己找个墙角躺着去吧,来,下一个。

可是,子弹还嵌在我身体里啊······

医院,等着吧,轮到你了,就给你取。至于你能不能活着等到取子弹,就看你的命硬不硬了。

相比国军,日军的医疗水平是很高的,这也是国产抗战片中,抗日英雄们经常绑架日本军医的原因。然而,相比日军,美军的医疗水平更高。医生技术非常高超,护理人员十分专业,各种最先进的药品和医疗器械管够。

如果你不幸中弹了,医护兵会立即帮助你止血包扎,然后把你送到吉普车上,飞驰而去,医院的军医会对你进行急救,一言不合就给你动手术,只要没伤到要害,一般死不了人。

类似的情境,美国战争片里呈现的很多,相信不少人都见识过。

03

穿上了闪瞎狗眼的战袍,骑上了来去如风的坐骑,系统还不断给血槽加血,作为一名战士,后顾之忧全无,能不下死力打仗吗?

当然,要干过日本人,还缺一样最重要的东西——武器。

衣食住行医这些东西,都是保障性质的,弄不死敌人。没有强大的进攻性武器,这些东西都是给敌人准备的。

作为世界顶级工业强国,美帝武器一直引领着军火界的风骚,为了大家看的方便,这里只捡重点的说,并简要与日军同类型武器进行对比。

步枪

驻印军士兵的单兵武器是美制M春田步枪和恩菲尔德M步枪,这两种步枪的研制年代,看数字便知。前一种是日俄战争以前的产物,后一种是一战后期的产物。

春田步枪

美国之所以提供这种过去式的步枪,并不是因为不仗义,而是这两种步枪库量太大,可以直接拿来用;其次,日军的三八大盖研制于年,也是一战前的产物,春天步枪和恩菲尔德步枪的综合性能均强于三八大盖;最后一点,美军最先进的M1加兰德步枪由于产量不足,只能优先供应美军。

春田步枪,实际上应该叫春天的田野步枪,简称春田步枪。名字很日式,其实是美式。春田步枪和三八式步枪都是五发弹仓,射速差不多,春田步枪强于三八式步枪的原因在于其7.62毫米口径的杀伤力远强于三八式步枪的6.5毫米口径。

值得一提的是,春田步枪在各种恶劣环境下,其精度和动作可靠性均能保持良好,是一款十分优秀的狙击枪。

冲锋枪

驻印军的每个班配备两把美国汤普森冲锋枪,此枪又名「芝加哥打字机」,是当年美国黑帮火拼的标配。汤普森冲锋枪射速高,火力猛,持久性强,在丛林近战中扫射敌人,犹如秋风扫落叶一般犀利,是对付日军冲锋的利器。

汤普森冲锋枪

冲锋枪就不用对比了,因为日军用不起冲锋枪。

轻机枪

轻机枪:驻印军每个班都有一个轻机枪组,配备一挺美制勃朗宁轻机枪或加拿大布伦轻机枪。这两种轻机枪均坚固耐用,火力持久稳定,尤其是布伦轻机枪,堪称当时世界上性能最优秀的轻机枪。

布伦式轻机枪

日军的轻机枪嘛,大家都知道,大正十一式轻机枪,俗称「歪把子」。由于此枪过于垃圾,所以后来日军不得不参考中国军队使用的捷克式轻机枪改造歪把子,最后「歪把子」和捷克式杂交,诞生出了「拐把子」,也就是九六式轻机枪。

此后,日军又根据九六式轻机枪研制了九九式轻机枪,然而,不管是九六式还是九九式,其数量都不多,所以整体上日军的轻机枪远逊于远征军的勃朗宁和布伦式。

重机枪

驻印军装备的重机枪主要是美国的勃朗宁M重机枪和M2重机枪,前期也有一些英国维克斯重机枪和中国的民二四式重机枪(入缅时带过去的)。

维克斯重机枪和民二四加强都是马克沁机枪的翻版,勃朗宁M重机枪是一战时期的产物,M2则是年的产物。

这四款重机枪都是老旧货,但老旧货一定不行吗?也不一定,因为重机枪的更新换代本来就慢,如果已有的东西能满足需求,为什要研制新的呢?

国产二四式重机枪

战争期间,一切以实用为主。武器并非越新越好,新武器研制出来后,如果没有经过实战的检验,一般被认为是不可靠的。所以军火大佬和军事大国都不会错过战争,他们会想方设法的把战争区变成新武器的试验场,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上面所说的四款老机枪都经过了实战的检验,他们在上一次战争中表现出的战斗力和可靠性得到了高度的认可,可以放心使用。

同一时期,日军装备的重机枪主要是九二式,这是一款性能不太理想的重机枪,综合性能甚至不如民国自行生产的二四式重机枪(民国二十四年仿制成功,故称为民二四式)。

九二式重机枪精准度很高,也就是说打的很准,但是收获了精准度却失去了射速,理论射速是发/分,实际上也就发/分。大家都知道,马克沁重机枪的射速理论上是发/分。也就是说,九二式的射速连马克沁都不如。

日军九二式重机枪

九二式射速低还有一个原因。我们都知道,为了保持重机枪火力的持续,重机枪一般都采用弹链供弹,但是日本人却对弹链说No,他们采用的是弹板(如上图所示)。

弹板类似与弹夹,打完了,还得手工插入新弹板,如果老天不给面子,弹板卡住了,插不进去,你就必须给弹板涂润滑液,啊不,润滑油。

重机枪的射速是可以通过声音判断的:德军通用机枪扫起来发出的声音是嗤嗤嗤,像电锯一样;日军九二重机枪扫起来是嗒嗒嗒,被国军戏称为「鸡脖子」,美军也嘲笑其为「啄木鸟」。

可是,有什么办法呢?谁叫你穷,用不起弹链。

鬼子是个奇葩,不把武器做到极致,反而一再强调用人的主观能动性弥补武器的缺点。

比如,为了弥补三八大盖火力不足,日本研制了百式冲锋枪,据说性能还不错,虽然加了刺刀,看起来比较Low逼。(冲锋枪和机枪前面加刺刀,全球就日本能干出来)

日军百式冲锋枪

然而,日军大佬们却不认可这款冲锋枪,理由是:百式冲锋枪不符合日本的国情!

为什么?太费子弹了!扳机一抠,一梭子子弹就没了,我们日本的钢铁石油都是进口的,经不起这样浪费,咱们应该苦练枪法和拼刺,争取远战百发百中,近战以一敌十,这样就可以用精度和技巧来弥补火力的不足。

是啊,三八大盖百发百中,是不是要比冲锋枪百发一中更厉害?(冲锋枪是近战武器,讲究火力猛,所以精度和射程很差)

就这样,日军中只有少量特种部队装备了百式冲锋枪,至于普通鬼子嘛,老实用三八大盖苦练射击和拼刺吧。

其他枪械

驻印军还装备了大量的M勃朗宁手枪和M1卡宾枪,这两种武器非常适合近战,尤其是M1卡宾枪,拥有15发的超大容量弹夹,可以秒换弹夹,火力密度极大,在近战中可以轻松压制任何步枪,根本不给日军冲锋拼刺的机会。

M1卡宾枪

根据上面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驻印军装备的枪械在性能上已完全超越日军。

火炮

炮兵就更猛了,以新一军为例,新一军(包括新22师和新38师)配备75mm以上口径火炮门,其中包括96门重迫击炮,此外还有门轻迫击炮。门火炮是什么概念?是日军精锐的第18师团火炮总数的两倍。

驻印军装备的美式毫米榴弹炮

火炮数量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火炮要有炮弹。

驻印军的火炮是开挂的,无限弹药。土豪么,炮弹随便打。哪会像日军一样小里小气算计着打炮——一门炮就准备几十枚炮弹。

战车和飞机

新一军后来还有两个坦克营,装备有70多辆M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和M4谢尔曼中型坦克。缅甸多丛林,没有重坦克发挥的空间,但是却是轻坦克表演的舞台,M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的37毫米火炮可轻松击穿日军的薄皮坦克,摧毁日军的大部分防御工事,能为步兵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持。

M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

M4谢尔曼坦克在日军面前绝对是巨无霸,几乎所向无敌。

空军方面,英美军拥有大量P-51野马战机、飓风战机以及B-25轰炸机,牢牢掌握着制空权。只要天气状况合适,可随时为驻印军提供火力支援和空投补给。

04

以上所说的武器和装备都是硬件,驻印军的软件如何呢?

虽然史迪威是一位比较垃圾的指挥官,但是不得不承认,此人是个杰出的教官。在史迪威看来,如果没有严格扎实的训练,再好的武器也发挥不出应有的威力。

兰姆伽整训

于是,这货从美军中调来了大量的教官,对中国军队进行全美式的训练,包括:队列操练、体格训练、战术理论、武器操作、单兵射击和格斗、丛林作战、夜间作战、侦察捕俘、反坦克战斗等。

美军教官检查士兵步枪美军教官指导训练中国通讯兵铺设电话线

同样是练兵大师的孙立人则根据缅甸的实际情况,增加了部分训练课程,包括游泳、驾舟、武装泅渡、登山、攀爬、防暑、耐寒、防蚊、抗疟、泥泞地行军等,这些训练课程都为以后的丛林战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格斗训练

为了提高效率,史迪威命令所有训练都不搞虚的,直接对标实战。

新兵来了,简单教一下怎么打枪,然后直接实弹射击,边打边纠错。也有士兵试射冲锋枪时,为了节省子弹,不停的点击,这时候美国教官就会夺过冲锋枪,一口气扫完。

懂了没?这才是冲锋枪的正确打开方式,冲锋枪就是用来扫的,扫的越猛越好,子弹就是个屁!

75毫米山炮射击训练

别看这帮美国人平时吊儿郎当,其实做起正事来,美国人还是很上心的,训练起来十分耐心和严格。

美军教官指导队列操列训练

在美国教官人性化、科学化的调教之下,驻印军扎实的完成了训练。

沙盘授课

值得一提的是,在驻印军里,几乎没有国内军队中存在的种种陋习,比如虐待新兵、克扣军饷、弄虚作假、人情关系复杂等等,官兵基本能做到平等。

这种美式文化对提高士兵的士气起了很大作用。

05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后文,这里有必要简单了解一下新1军及其编制,可能比较枯燥,尽量长话短说。

年10月,中国驻印军被新编为第1军,是为新1军,军长郑洞国,副军长孙立人。新1军下辖孙立人的新38师和廖耀湘的新22师两个师,每个师10人,全军共人。

新1军

新38师和新22师的编制很复杂:

★每个师除了下设3个步兵团外,还有大量师直属部队,包括1个榴弹炮营、2个山炮营、1个汽车骡马混合辎重营、1个通讯营、1个工兵营、1个教导营、1个特务连、1个搜索连、1个军械连、1个卫生队和1个医院。

★步兵团下设三个步兵营,还有大量团直属部队,包括1个迫击炮连、1个反坦克炮连、1个骡马辎重连、1个通讯连、1个卫生队,以及搜索排、特务排。

★步兵营除下设三个步兵连,还有1个机枪连和1个巴祖卡火箭筒的炮排。

★步兵连下设三个排。

★排下设3个步兵班和一个轻迫击炮班。

★步兵班有2支冲锋枪、一挺轻机枪和8支步枪;炮班则装备2门轻迫击炮。

每个师的武器包括辆汽车,千余匹骡马,12门毫米榴弹炮,24门75毫米山炮,36门37毫米反坦克炮,36门81毫米迫击炮,门60毫米迫击炮,挺重机枪,挺轻机枪,具火箭筒,85具火焰喷射器,支冲锋枪与支卡宾枪。

靠着这些家伙,驻印军一个师的火力就已经全面超越后期的日军1个甲种师团!

时间很快翻到了年9月,此时新1军已完成整训,全军齐装满员,士气高昂。史迪威在检阅新1军时,激情澎湃的说道:我的孩子们!你们的勇气加上我们美利坚合众国的强大工业,可以彻底打碎日本战争机器!相信我,胜利是属于我们的!

10月,缅甸雨季已过,反攻缅北的时机成熟。

吹了那么久,新1军的真正实力到底怎样呢?

下篇见分晓!

缅北反攻战:中美英三国战前的布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