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好不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这句话相信大家都听说过。
就像昨天在合肥市发生的4.7级小地震,全市没有人员伤亡,也没有房屋倒塌,完全没必要跑。
据上一年统计,我国共发生了17起5.0级以上的地震。其中,去年的甘肃地震更是直接导致人死亡。令人不禁深思,我们每天生活在如此频繁的地震中,假如住在小区里,到底是选择高层还是中间那层带有一楼的住宅,才能更好地保住性命呢?
然而,事实往往与我们的认知相差甚远。
一楼可以更快地逃离?
并非如此。专家曾经提到过“黄金12秒”的概念。在这种情况下,是否能够在12秒内从一楼逃生呢?对于个人而言,12秒的反应时间未免太过短暂。即便是经常进行演习和训练的学生,最快也需要花费一分多钟的时间。
唐山地震和16年前的汶川地震是我国建国以来损失最为惨重的两次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
然而,在当时极为落后的条件下,绝大多数的楼房都只有六七层高。因此,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反应便是:跑!
应该尽可能远离事发地点。只要能够逃离,便代表着存活着的希望。此外,大多数人认为,住在一楼的人肯定能够及时逃离,而住在中间楼层与顶层的用户则由于较低的楼层高度,因此也选择逃离。
然而,在当今社会,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新建的小区往往高达十几层甚至几十层。假若遭遇地震,顶层的住户根本来不及逃离,因为高度实在过于悬殊,无论怎样奔跑都无法逃离险境。
因此,住在一楼的居民存活的可能性最大,这是否意味着真是如此吗?
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现今小区楼与楼之间的距离过近,即便一层的居民不考虑其他因素,12秒内直接冲出楼外,成功避险。但无奈受制于楼间距限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无法跑出小区,到达安全的空地。
跑的过程中,不仅要躲避倒塌的楼房,还要想方设法穿过正在崩裂的高楼,这实际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因此,即使住在一楼,也并不意味着安全无忧。
不仅如此,在地震发生时,地球在释放其内部积累的能量。尽管引发地震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最常见的原因。
许多人错误地认为,房屋的摇晃或倒塌是由于振幅造成的,其实原因是错的。楼房在多个方向上的力的作用下开始变形,最终导致墙壁垮塌。
在地震中,首当其冲遭受最大挤压力的是一层楼和低层楼,在这种情况下,底层楼往往会被压塌成为废墟。
废墟之下埋藏越深,生存的几率就越渺茫。地震不仅限于废墟,缺氧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人在被掩埋时,必须警惕地下空气质量浑浊导致的缺氧风险。
尤其要避免的是雨水,一旦下雨,水会流向低洼地区,使被埋在下面的人面临更加恶劣的生存条件。
因此,最先遭受地震破坏的总是位于底层的建筑。
高层建筑跑出来的速度比底层慢,但一旦被埋在废墟下,高层建筑被救出的可能性比底层要快。
根据国家标准,高层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至少为“重点设防类”,即“乙类”。这类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高于“丙类”,即“一般标准”。因此,即使房屋在地震影响下开始倾斜,也会依靠内部的大量钢筋和高强度混凝土来保持稳定性,不会立即垮塌。
这个过程并不会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一旦上层倾斜,上半部分就会立刻脱落。这种情况几乎是不存在的,除非是工程质量不合格的“豆腐渣”工程。
设想一下,在推倒老旧社区,进行重新规划的时候,即使高层建筑倒塌,也不会变得支离破碎,而是会直接摔成一堆废墟。
因此,在地震发生时,相比于高层,低层住户受到来自上方的力量挤压的可能性更小。此外,倘若没有被废墟直接击中致死,高层住户在灾后救援行动中,无疑会比低层住户更早得到救援,因此他们的生存概率也更高。
那么,高层就一定是绝对安全的吗?
并非如此。只要身处地震之中,高层建筑中的居民就仍然面临着不小的危险。
我国的高层建筑通常高度超过米,虽然也存在更高的建筑,但并不普遍。假如真的发生了地震,人们首先感受到的是地震纵波引起的上下颠簸,这种颠簸虽然可怕,但并没有那么致命。
地震时最强大的是横波,当横波抵达地面时,建筑物开始左右摇摆,此时对于高层建筑而言是最危险的时刻,因为所有身家性命都取决于这座楼是否存在偷工减料的风险。
如果出现了偷工减料的情况,高层楼房的倒塌方式极有可能是中间弯曲折断,这样整座楼就真的变成了一堆“渣”了。我国的建筑行业一直以来都让人感到不太安心。
然而,在地震发生时,高层住户应尽量靠近承重墙或三角地带,以减少倒塌带来的伤害。这样当灾难来临时,也许能够为你撑起一片天。
此外,即便高楼倒塌,也不会立刻化为齑粉。切记不要尝试跳楼,尽管电影中这一举动显得帅气而洒脱,但在现实生活中,这样做轻则导致半身不遂,重则当场丧命。
当所有楼层都不安全时该怎么办?
许多人都表示,当地震发生时,最初几秒人们并不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状况。有些人在震感不是很强时还在犹豫是否要逃离,甚至还有人拿起手机打算拍摄,又或是急于去拿取自己的贵重物品。
然而,一旦过了这短短的十几秒,当你真正感受到地震力量时,之前的打算都将危及你的生命安全。
与其在地震中祈祷奇迹的发生,不如未雨绸缪,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当地震发生时,要迅速寻找附近的掩体,躲避掉落在墙面上的石块或其它杂物。
急救包中应备有干粮和饮用水,同时在急救包的外侧标注自己的血型和已知的疾病等信息,以便救援人员第一时间了解你的情况。
最后,在废墟中幸存时,绝不能沉睡,否则可能再也无法醒来。
总结
年9月19日,鲁中晨报报道,《合肥市肥东县发生4.7级地震多地有明显震感》。
年3月1日,光明网发布了《地震避险自救互救常识》。
年1月3日,央视新闻发表了《长知识!地震时楼层越高越不安全说法不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