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泰安一六年级学生上音乐课时,误吞圆珠笔的零件卡住气管,老师紧急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对该学生进行施救。最终学生顺利吐出异物,转危为安。
01:50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因为吞咽异物或气管异物阻塞等意外而导致窒息死亡的儿童近名。儿童异物阻塞常见且发生的时间非常短,往往五六分钟就能致命。被噎住之后的三分钟之内,是抢救的黄金时间。
如果你身边有人被噎住了,拍背、抠嗓子的方式都是错误的,正确的处理方式就是:海姆立克急救法。
那么,到底什么是海姆立克急救法?
生命的拥抱: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里克腹部冲击法(HeimlichManeuver),是美国医生海姆里克先生发明的。在急救急诊中,医生常常采用拍打病人背部,或将手指伸进口腔咽喉去取的办法排除异物,其结果不仅无效反而使异物更深入呼吸道。海姆里克经过反复研究和多次的动物实验,终于发明了利用肺部残留气体,形成气流冲出异物的急救方法。
年,海姆里克作了关于腹部冲击法解除气管异物的首次报告。年10月,美国医学会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这个急救方法,并经该学会推荐,在报刊电视等媒体广为宣传,仅4年时间至年,在美国就有多人用该法抢救窒息获得很大成功。数十年来,此方法至少救活了万人的生命,其中包括美国前总统里根、纽约前任市长埃德、著名女演员伊丽莎白等等。《世界名人录》称海姆立克为“世界上拯救生命最多的人”。该法被人们称为“生命的拥抱”。
“海姆立克急救法”具体怎么操作?
另外,医生强调:海姆立克急救法最好在孩子异物呛入后,呼吸困难情况不好时用,如果孩子呛入后情况平稳,则不建议使用。因为,孩子往往在异物呛入时,会发生剧烈的咳嗽,脸咳的通红,唇色发绀。但如果咳嗽很快平缓了,证明异物有可能被咳出或进入到了支气管,这时候就不建议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医院进行检查,因为再度冲击有可能挪动支气管中异物的位置,一旦异物移动到主气管,情况会更糟。
越来越被普及的紧急救命法
前几年大热的电影《人在囧途》中,有这样一幕场景:王宝强扮演的男主角利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成功帮助一位老太太吐出了卡在喉咙里的枣核,挽救了生命。
在现实生活中,如电影中同样的一幕不断在发生,“海姆立克急救法”也在危急时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年12月18日,在贵阳飞往十堰的山航航班上,一名男性旅客突然出现异物堵塞气管导致窒息的紧急状况,山航空乘采用海姆立克腹部挤压术紧急施救,旅客最终咳出异物,转危为安。
年10月,山东聊城一名女士在餐馆就餐时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成功救助了一名被食物卡住喉咙的高中生。
年10月,郑州宜家商场里,一名幼童被异物卡喉窒息,过路护士60秒叩背百余次成功救命。
年2月,江苏徐州沛县一名男子在饭店就餐时被异物卡喉,痛苦得快要趴到地上,危急时刻,另一名食客用几个月前学的海姆立克急救法,从后面抱住他,反复挤压他的腹部,男子转危为安。
…………
什么情况下容易发生异物堵塞?
首先,幼小儿童尤其以刚学会走路的两岁间孩子,气管异物发生率较高。这是因为小儿的气管与食物交叉的会厌软骨发育不成熟,功能尚不健全。大人给其花生米、黄豆等食物,由于小孩口中含物说话、哭笑活动,使会厌软骨无可适从,而致吞咽时食物误入歧道,造成气管异物。而花生米、黄豆等遇水膨胀,就更不易取出。此外,幼儿也因好奇,易将钱币、纽扣等异物放在嘴里,不慎而致意外。
其次,不论是孩子或者大人,如果在吃饭时看视频、讲话、说笑或者狼吞虎咽等,都容易发生呛咳或者异物堵塞。
另外,许多老人因疾病常年卧床,如果食用不易吞咽粘豆包、汤圆、月饼、馒头等食物,也容易造成气管异物。
如何预防异物卡喉窒息?
将食物切成细快;充分咀嚼。
口中含有食物时,避免大笑、讲话、行走和跑步。
不允许儿童将小玩具放在口中,太小的零件不给幼儿玩耍。
注意这些容易使老人和小孩发生气管堵塞的食物:
1.果冻:建议家长给老人和小孩吃果冻的时候,不要一整颗给,可以先弄碎后再给老人和小孩食用。
2.麻花、糖果:不好咬的食物,本来就容易噎住喉咙,不适合老人和小孩食用,如果真的要给老人和小孩食用,建议先切成丁状。
3.鱿鱼丝:纤维过长,咬感过硬的零食,包括鱿鱼丝、牛肉干都不适合给老人和小孩吃。
4.花生酱:黏稠度过高,不适合老人和小孩吞食。
5.坚果类:体积太小,有时老人和小孩可能来不及咀嚼就吞食下肚,容易噎到。
6.小巧水果:小巧圆形但里面带核的水果并不适合给老人和小孩食用,如龙眼、葡萄、樱桃等,可剥开去核后再给老人和小孩食用。
7.多纤维蔬菜:维纤多且不易咬烂的蔬菜不适合老人和小孩,如芹菜、豆芽。
8.大肉块:大块的肉块老人和小孩无法咬烂,若强吞下很容易噎到,应该切成薄肉片或肉丁。
9.长面:太长的面条老人和小孩不易吞食,若以吸食的方式食用也容易噎到,烹调时可先切成小段再烹煮。
10.多刺的鱼:建议选择鱼刺较少的鱼类烹煮,否则容易噎到并会刺伤老人和小孩食道与口腔。
普及急救技能势在必行
近年来,许多急救知识的培训走进校园、社区等,成为人们极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