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武城县人民医院心电图诊断辐射至村卫生室 [复制链接]

1#

群众看病难问题怎样破解?

如何使优质医疗资源服务到村(社区)?

武城县医共体积极谋划“心电一张网”建设,

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

以医共体之“通”,破解群众看病之“痛”。

对于心血管病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快速诊断是救治关键,武城县医共体创新措施,以满足县域人民群众,医疗服务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建设“心电一张网”,进一步提升基层急诊急救能力,最大限度保证广大患者的生命安全。

县医共体依托心电中心平台资源,与全县10个心电试点检测点,建成网络实行24小时检测,可以进行心电互动传输、24小时随时心电诊断,及时发现心脏病人,特别是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患者在卫生医院专家的诊断,相当于关口触角延伸到最基层一线,延伸到群众的家门口。

诊断过程再缩减。传统流程为“发病—院外首诊—院外转诊/误诊—开始检查—院外确诊—医院”,转诊时间最长可达10小时。平台应用后实现流程优化再造,即“发病—基层医疗机构采集心电图—县医院诊断—医院”,实现心电图一次采集、即时诊断,最远距离的乡镇卫生室转诊时间缩短至40分钟以内。

分级诊疗再优化。通过平台应用实现县乡村医疗资源的互联互通,分级诊疗持续优化,区域系统救治体系不断完善。基层医生定期走访病患,进行健康指导,有效实现疾病预防管理;乡镇卫生院强化危重症转诊,实现双向转诊、术后管理;县医院集中优势资源对急重症患者进行精准救治。

心电采集流程

心电图由基层医护人员操作采集后,直接传输到心电中心,中心大夫将在3分钟内进行诊断,并将报告传送反馈。从而使基层医疗机构即时得到诊断和会诊意见,使病人得到最及时最有效的治疗。

节省时间提高诊断质量

通过网络传输,远程心电平台做到将患者静态心电图采集完成、自动传输、在线分析,医院医生远程诊断,能够及时急救,全天候为患者提供心脏健康实时监测预警服务,大幅提高诊断速度和诊断质量,为病人早期发现疾病提供第一手资料,赢得宝贵抢救时间。而且数字化的心电图可通过电脑储存、网络共享,使患者的电子病历更加完整,临床医生调用更方便。

“有了远程心电,不用老往县城里跑了,不仅少了麻烦,还省了不少开销。”近日,患者杨某到村卫生室体验到了远程心电图诊断的便利。患者前不久做过心脏搭桥手术,按医嘱,隔医院做一次复查。远程心电诊断网络延伸到村卫生室后,他再不用到县城复查了。

“搭起心电诊断一张网,让信息数据‘多跑路’,让居民看病‘少跑腿’,关键时候能救命。”县医共体远程心电中心主任李丽娜介绍,心电中心自成立至今,已实现与8家基层医疗机构和10家村卫生室的心电设备接入,远程总会诊量超5万例,日均会诊量约30余例,最高峰日会诊量超例。

来源:卫生健康管理研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