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深圳这次迎战奥密克戎变异株,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复杂之仗。全力抗击疫情的同时,从细节处不断优化升级防控措施,创新寻求更趋完善的防疫体系,让疫情防控更暖心,是深圳上下形成的抗疫共识。
这两天,一则"小新闻"引起了笔者的注意。
近期,龙华区观澜街道建立健全卡口规范化管理、便民化服务机制,在发挥好卡口防疫功能的同时,还将卡口视为党群服务的前沿阵地,不断探索拓展卡口便民服务功能,设立快递外卖存放点、志愿服务登记点、各类信息咨询点、便民工具取用点、跑腿帮办联络点5大便民服务点。
非常时期,不仅要病毒"防到位",也要服务"做到位",两者都关乎市民健康和防疫成效。乃至可以说,做好防疫下的便民服务更见真功夫。大到加强人文关怀,做好"三区"居民的生活保障、医疗服务等,细到打造"红色卡口",都是对"人民至上"理念的深刻遵循。
集中设置快递外卖存放点,分类摆放并搭上棚子,不仅为居民拿快递外卖"行个方便",不至于费时费心费力,也让快递外卖"风吹不到、雨淋不着",便民服务更进一步;在防疫卡口处,放置一个醒目的便民柜,其中有应急灯、急救包、雨衣雨伞、电瓶车头盔、灭火器、手推车等物品,为居民日常修补和应急情况提供便利……种种小举止,看似平常却很实用,对居民的生活体验感有明显的提升。
防疫卡口是阻断病毒的"最后一道关口",同时也应是便民服务的"暖心窗口"。这背后潜藏的台词其实是,一点一滴,都是民生;竭尽能力,就是大事。站在居民角度,从问题出发,从关切出发,让服务更细一点,更贴心一点。事实上,一个更科学、更精细、更具温度的防疫体系,正是由这一点一滴的改进所构筑起。
一道"防火墙",一处暖心地。在某种程度上,防疫卡口绝不仅仅是一扇门,它是整座城市防疫体系的缩影,承载着一方百姓疫情下从容沉静的生活。它是细节,又是整体;它是局部,也是大局,党员干部的辛苦一点、细致一点、操心一点在这里得到充分检验。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