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下午,第三期香洲区
“民生微实事”精品项目专家评审会
如期召开,
最新一批“民生微实事”精品项目出炉!
年珠海市实施“民生微实事”以来,香洲区聚力办好居民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事,大力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搭建校门口风雨长廊、帮扶弱势群体、助力心理健康、助力老旧小区改造、促就业、助力安全生产、缓解停车难,不断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珠海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增添“幸福注脚”。
老旧小区改善群众居住条件
拱北街道昌平社区利用“民生微实事”
整治街边闲置空地,
为居民新添一处健身休闲好去处。
据统计,香洲区年以前的老旧小区多达个,占全市的65.7%,无物业老旧小区个,老旧小区设施破损、环境脏乱、管理混乱等问题成为居民群众身边日益突出的急难愁盼事。
吉大街道园林社区九洲小学门前,
杂乱的小竹林变成了绿意盎然的小花园。
香洲区利用“民生微实事”对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持续发力,大力实施老旧小区电梯增设、排污管道疏通、楼道翻新、小区道路硬底化、增设健身休闲设施、三线整治等项目。截至年6月30日,在全区已完成的个“民生微实事”项目中,涉及老旧小区改造的项目有个,占比40.24%,撬动社会资金22.08万元,提升了老旧小区的环境,改善了群众的居住条件,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短板大改善、城市环境秩序大整治,使城市“血脉”有机更新。
加装电梯让回家更方便
梅华街道新香社区公交花园成为全市首个
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全覆盖的老旧小区。
翠香街道安宁社区福康花园小区自筹余万元,
一口气更换了8部“高龄”电梯,
成为珠海首个“高龄”电梯实现自筹全更换的小区。
狮山街道东风社区设计加装了珠海首个廊桥电梯
为进一步推动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解决老旧小区居民的烦心事,年7月,香洲区率先出台了《香洲区“民生微实事”专项资金补助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工作指引》,规定每成功增设一台电梯可由“民生微实事”专项资金补助4万元。在此之前,香洲区既有住宅增设电梯财*补助6万元。两项*策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提供的总补贴达到10万元,提高了居民加装电梯的积极性。梅华街道新香社区公交花园共有9个单元,受益于该*策,成为珠海市首个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全覆盖的老旧小区。
哇!补贴这么多!老旧小区电梯装起来!
粒粒
香洲区在群众申报“民生微实事”专项资金补助时,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优化实施机制,通过“合并、精简、优化”办事程序和业务流程,做到让*府多跑路、群众少跑路。同时注重居民参与,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将电梯增设的过程作为推进邻里关系和睦的契机,通过议事协商的过程,促进社区居民融合,推进社区治理创新工作。
截至目前,全区已有99台电梯获得“民生微实事”专项资金补助共万元,让老旧楼栋居民切身感受到*和*府的关爱,进一步提升了居民对文明城市创建的满意度。
整治隐患守护社区安全
为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香洲区结合辖区老旧住宅区、消防安全实际,重点实施“民生微实事”安全生产类项目,聚焦社区、小区和居家安全隐患,结合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发现群众身边安全生产隐患的问题,广泛开展包括消防安全类问题整治、消防安全设施的配套更新、重点路段安装道路护栏、路灯照明、危险树枝修剪、斜坡边坡整治、特殊家庭发放安全急救包等项目。
将文明城市建设与民生微实事项目结合,
狮山对居民关切的道路、照明等进行美化亮化,
照亮居民回家的路
↓↓↓
1
2
亮化前
亮化后
为织牢“消防安全网”,香洲区通过“民生微实事”项目为老旧居民楼道大量配备了简易消防设施“小红箱”,同时大力推进旧村消防设施管网改造,为无物业小区施划消防通道。截至目前,全区共实施各类消防安全项目个,涉及资金.81万元。为点亮居民“回家路”,香洲区把为“漆黑路段”安装路灯列入“民生微实事”项目予以落实,截至目前共开展增设路灯项目个,涉及资金.8万元。
此外,香洲区还通过“民生微实事”项目推进学校路段护栏安装、“水浸黑点”整治等工作,守护居民出行安全;助力老旧小区安防,提升居民安全感和幸福感,截至目前共完成视频监控类安全生产项目个。
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区实施的“民生微实事”安全隐患整治项目合计个,涉及资金.79万元。
风雨长廊增添校门靓丽风景
作为珠海市主城区,香洲区大部分学校建校时间早,门口没有规划遮阳挡雨的等候区。接送学生上、放学时,家长们在炎炎夏日无处遮阳、连绵雨天无处躲雨,这成为广大家长的“心头痛”。
为解决这一问题,香洲区各镇街社区借助“民生微实事”项目,搭建了二十一小、十一小等13所学校“风雨长廊”等候区,惠及学生家长余人。
为把“风雨长廊”建设这一实事办好、好事办实,各镇街通过完善*代表工作联络室、“相约周二”、*员干部挂点联系社区等机制,充分发挥群众智慧,形成“社区-学校-家长”多点沟通协调,让家长主动参与“风雨长廊”的设计、实施和监督,切实把“民生微实事”办成群众满意的民生工程。
改造前
改造后
同时,香洲区还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在建设“风雨长廊”的过程中,通过“小窗口”展示“大文明”。随着等候区的建成启用,各校门口多了一处暖心“驿站”,各社区*委定期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在“风雨长廊”等候区周边开展垃圾分类宣传、规范摆放共享单车、倡导维护公共设施等志愿服务活动,带动家长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文明理念,潜移默化地提高居民群众的文明素质。“风雨长廊”成为了文明宣传、志愿服务的新阵地。
增设车位缓解“停车难”
近年来,由于珠海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长,老旧小区“停车难”已经成为普遍存在的问题,小区“停车难”不仅让有车居民烦恼不堪,由此引发的乱停车、堵塞消防通道、私装地锁等问题还影响了社区的安全与和谐。
为解决好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香洲区各镇街和社区充分借助“民生微实事”的实施,积极协调职能部门、居民、物业、社区等各方利益主体,多措并举形成合力,开展划设停车位和消防通道标线、改造废弃空地为停车位、拓宽改造消防通道、增设石墩等项目,并为老旧小区、旧村安装停车道闸设施等,实现“还路于民”,营造安全、文明、畅通、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
拱北街道昌盛社区*群服务中心入口
沿途道路增划的停车位。
各镇街组织社区对辖区内背街小巷、老旧小区、临街商铺路边开展大范围实地调研,充分发挥*代表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广泛征集居民意见,协调各方资源并多次召开*群联席会议,为道路整治工作提供务实可行的方案,在不占压盲道、消防通道和市*井盖的情况下“应划尽划”停车位。
截至目前,全区共开展“民生微实事”停车服务项目个,涉及金额.65万元,新增停车位近万个,有效缓解居民“停车乱、停车难”问题,提升了道路交通通畅水平,营造了整洁、有序、安全的停车环境。
扶困助弱托举弱势群体“微幸福”
在“民生微实事”项目实施过程中,香洲区紧紧围绕特困、低保、残疾人、高龄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的急难小事,大力实施助老、助残、助幼、助学、助行、助医等项目,切实把民生服务做到了弱势群体的心坎里。
年以来,香洲区通过“民生微实事”项目加快推进老年人家庭和老旧小区的适老化改造,重点做好为厕所增加扶手、呼叫器、增设无障碍设施等工作,满足辖区老年人的生活需求,目前适老化改造项目已实现全区10个镇街全覆盖。
梅华街道市民艺术中心无障碍卫生间
香山湖公园无障碍车位
香洲区*务服务中心无障碍通道
与此同时,香洲区大力引导镇街实施助残、助行、助医等“民生微实事”项目,通过资源共享,充分整合、调动社区医疗团队、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志愿者等资源,向高龄、特困、低保、残疾、精神障碍等弱势群体提供上门理发、入户探访、电器维修、房屋卫生清洁等服务,并对生活难以自理的居民提供一定的生活照顾,丰富残疾人的帮扶服务内容,有效地提升帮扶水平。
截至目前,香洲区“民生微实事”共实施助老服务项目个、残疾人帮扶项目个、困难群众救助项目个、未成年人保护项目个。借助“民生微实事”完善社会救助服务体系的做法,香洲区被省民*厅评选为“年度广东省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优秀案例”。
就业帮扶促成余人就业
8月3日上午,香洲区职业技能大提升行动第一期培训班开班,开设中式烹调、电商直播专业各两个班,首场培训超过名学员参加。
为落实我市“产业第一”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促进就业创业,今年,香洲区投入专项财*资金,计划对0名劳动者开展公益性职业技能培训,围绕“广东技工”“南粤家*”“粤菜师傅”三项工程推出精品培训课程。
香洲区始终紧盯就业这一最大的民生,将“民生微实事”与“南粤家*”、就业直播间等民生实事充分结合,大力开展面向就业困难群体的免费家居保洁、育儿保健、老年护理等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多措并举,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有效提升就业质量。一方面,将就业服务项目列为“民生微实事”重点实施项目,通过“民生微实事”线上、线下项目加大对重点群体的精准帮扶,创新就业招聘平台,提升就业技能。针对重点群体的不同情况,开展不同类型的就业类项目,提供多种不同类型的就业技能培训,多渠道提高失业人员的工作技能,进一步提升了项目实施比例和实施质量。另一方面,通过“民生微实事”项目统筹链接各方资源,促进供需对接,立足居民的实际需求,联动用工企业、社会组织、人力资源公司等社会资源,为待业、就业困难等重点人群提供就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岗位,实现各类资源的最大化对接。
截至目前,全区共实施就业相关的“民生微实事”项目个,涉及资金.69万元,涌现了翠香街道沿河社区“超能妈妈”、前山街道翠景社区“家庭微就业”等一大批成效显著的就业服务项目,促成余人就业。
心理疏导抚慰特殊人群
“民生微实事”实施以来,香洲区围绕青少年、老年人、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殊人群,将社会融入、心理辅导、关系调试、亲子教育、婚姻家庭、社区营造、外来务工人员融入等社会心理服务相关项目作为“民生微实事”的重要实施内容,重点解决好高龄独居老人、残疾人、精神障碍患者、青少年等群体的心理疏导问题,进一步提升心理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截至目前,全区涉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服务类项目有70个、涉及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服务类项目有48个、涉及特殊群体的心理服务类项目有35个。
此外,香洲区“民生微实事”项目通过搭建*府、学校、家庭、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社区心理健康支持平台,实现从“*府单一供给”向“社会多元参与”转变,让服务持续有力。
香洲区妇联联合
香洲区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全体人员
积极开展线上咨询活动
截至目前,全区共开展各类心理健康服务项目个,涉及资金.2万元,有力推动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
编辑:桂铭泽(实习生)
初审:王圣、周尤曼
复审:王彪